第82章 还是种田得人心(第1页)

邺城议事堂的决议迅速传遍了冀州官场。

田丰,这位新晋的“屯田总负责人”,几乎开始连轴转。

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韩馥将如此重任交托,又有潘凤鼎力支持,绝无退路。

他迅速从州府各属中抽调精干吏员,又向韩馥请调了数名熟悉地理、农事的官员,搭建起一个临时的“屯田议事府”。

“高览将军。”

田丰将一份名单递给前来听令的高览,“屯田区初设,秩序最为重要。这数万降卒,虽已放下兵器,但人心未定,须以军法约束。请将军从本部挑选得力校尉、司马,负责各屯田点的日常管理、训练以及警戒。”

高览接过名单,抱拳应道:“田别驾放心,某定不辱使命!”

他素来敬佩田丰的智谋和潘凤的勇武,对于这富州强兵之策,也是打心底里支持。

随后,田丰便一头扎进了地图和郡县呈报的荒地册籍之中。

冀州地大,可供开垦的荒地不少,但要容纳数万人的屯田区,必须考虑水源、交通、以及与现有村落的距离等诸多因素。

他带着几名熟悉地理的官员,一齐骑马出城,在邺城周边以及靠近黄河故道的几处区域反复勘察。

烈日下,田丰站在一片长满荒草、几乎看不到边的土地上,用马鞭指点着:“此地背靠漳水支流,地势平坦,稍加修整,便可引水灌溉。方圆数十里内,少有村庄坞堡,便于集中管理。就定在这里,设立第一个屯田大营!”

选址既定,规划便紧锣密鼓地展开。

营地如何布局,沟渠如何开挖,农田如何划分,甚至连厕所和堆肥点的位置,田丰都一一过问,力求周全。

与此同时,那数万被俘的黄巾降卒,在冀州军的押送下,分批次地离开了邺城周边临时的看押营地,向着选定的屯田区进发。

他们拖家带口,脸上写满了茫然和惶恐。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只是听说,那位打败了他们的大将军潘凤和一位姓田的大官,要让他们种地。

种地?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就是农民,只是活不下去了才跟着张角、管亥造反。

如今,又要回去种地了吗?

抵达屯田区后,降卒们按照高览及其部下制定的规则,以十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什,层层编组,设立伍长、什长,由原黄巾军中一些表现尚可、或是被胁迫加入的小头目担任,再由冀州军的军官进行总管。

每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