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郡城外,地平线上慢慢扬起尘土,随即,无数面“袁”字旗帜缓缓升起。
旌旗招展,甲光映日,袁绍亲率的主力大军终于兵临城下,其势之盛,远超先前颜良的先锋部队。
数万大军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营盘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边际。
城墙上的士卒们,哪怕隔着这么远,也能感受到那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握着兵器的手心不自觉地渗出冷汗。
但出人意料的是,袁绍大军竟然只摆开了围城的阵势,并未立刻发动猛攻。
一连两日,城外的袁军只是不断加固营垒,派出大量斥候游弋侦查,偶尔有小股骑兵冲到城下耀武扬威一番,射出几轮挑衅的箭矢,然后便呼啸而去。
除了让城头守军神经紧绷之外,再无更多实质性的动作。
城楼之上,潘凤凭栏远眺,身旁的赵睿脸上带着几分疑惑:“都督,这袁本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军压境,却围而不攻,莫非是被咱们之前的夜袭烧怕了?”
高览站在另一侧,眉头微蹙:“颜良新败,粮草被焚,士气受挫。袁绍或许是想先稳住阵脚,重振军心?”
潘凤轻轻摇头,结合着后世对袁绍的评价进行猜测:“不全是,你们看,袁军营寨虽大,但大型的攻城器械尚未出现。颜良轻敌冒进,想凭蚁附攻势拿下郡城,被我等挫败。袁绍此人,看似宽厚,实则极重排场与胜算。他亲率主力而来,必定求稳,绝不会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强行攻城,重蹈颜良覆辙。”
他想了想,继续分析道:“他应该是在等,一等后续的攻城器械运抵,二嘛……可能还在等其他军团的消息,务求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碾碎我们。”
赵睿恍然:“都督英明!如此说来,我们反倒有了喘息之机?”
“说得对,”潘凤拍了拍手上的灰,“袁绍在等,我们就抓紧时间准备,咱们背靠冀州,拖下去胜算更大。”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整个清河城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城内守军,连同自发组织的青壮民夫,不分昼夜地加固城防。
残破的墙垛被修补,更多的滚木礌石被搬运上城头。
城内有限的工匠被集中起来,赶制简易的守城器械,如加装了尖刺的大木盾、用于泼洒热油或金汁的长柄铁勺等。
高览亲自带队,在城墙内侧靠近城门和预计的敌军主攻方向,挖掘了数道隐蔽的陷坑和绊马索区域,又准备了大量的铁蒺藜,只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