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年丰人乐,暗流潜涌(第1页)

爆竹声声辞旧岁,邺城内外一派祥和。

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起崭新的桃符,红红火火,寄托着对新年的期盼。

孩童们穿着新衣,在铺着薄雪的街巷间嬉笑追逐,手中攥着几个铜板买来的麦芽糖,一时不察糊在了路人的衣物上。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暖和,不仅因为丰收的粮仓让百姓肚里有食、心中不慌,更因为那位据说能带来好运的潘都督,以及英明的韩冀州。

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人们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眉宇间洋溢着久违的踏实与希望。

州牧府内,暖炉烧得正旺。

议事堂的气氛比往日轻松不少,空气中甚至飘散着浓郁的酒香。

韩馥身着锦袍,面色红润,眼角眉梢都带着压不住的笑意。

他端着一杯温酒,对着下首的田丰、沮授、审配等人道:“呵呵,今岁实乃我冀州大兴之年!屯田之策,成效远超预期啊!府库充盈,百姓安乐,这都是诸位辅佐之功!来年当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田丰起身拱手:“主公英明,此乃天佑冀州,亦是万民之福。来年开春,屯田规模尚可再扩大,新垦之沃土,若水利跟上,产量必能再增。只是管理数万屯田兵民,非易事,需得更精细的规章。”

沮授亦道:“元皓所言甚是,府库充盈,我等便有余力整顿军备,以备不虞。如今北方虽定,然天下未稳,周边诸侯虎视眈眈,不可不防。军备之强,需得人才与利器并重。”

韩馥满意地捋着胡须,目光转向一旁默然端坐的荀彧:“文若先生,你初来乍到,对冀州来年政务,可有补充?”

荀彧起身,不疾不徐道:“使君,二位先生所言,皆是经国之策。彧以为,屯田扩产,重在水利与农具之持续改良,以及管理之精细。”

“潘都督所献曲辕犁已是明证,或可再设工部,专研此类利民之器。此外,既要扩产,亦需通商。冀州之粮,可酌量售予周边缺粮之州郡,换取马匹、铁器、药材等军需民用之物,既解他人之困,亦壮我冀州实力,更能潜移默化,增我冀州声望。”

“至于军备,人才乃第一要务,利器次之。广募贤才,不拘出身,方能为冀州长远计。”

他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既肯定了田丰、沮授,又提出了具体的补充建议,尤其是“以粮换物,潜移默化”八字,让田丰和沮授眼中皆闪过赞叹之色。

此人不仅有大局观,于细微处亦有独到见解。

韩馥连连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