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归途偶遇,恻隐之心(第1页)

大军拔营,终于踏上了返回冀州的归途。

颠簸的马车里,潘凤,或者说现在的潘凤,被裹得像个木乃伊,浑身上下每一处都在抗议着虎牢关前的“英勇”。

他龇牙咧嘴地调整着坐姿,试图找到一个不那么疼的姿势,心里却长长舒了口气。

“总算能回家了……”

离开那个是非之地,远离吕布那样的变态,还有曹老板那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神,潘凤感觉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联军的解散在他意料之中,一群各怀鬼胎的家伙凑在一起,本就长久不了。

现在,他只想赶紧回到冀州,抱着韩馥这条暂时还算稳当的大腿,好好养伤,顺便研究一下怎么给斧头哥“保养升级”。

“回去了得让韩馥多赏点实在的,金银珠宝不如来几块好铁实在……”

他摸着下巴盘算着,完全没注意到车外逐渐变化的景象。

随着队伍深入豫州地界,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焦糊和腐朽气味。

原本应该炊烟袅袅的村落,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焦黑的木梁横七竖八地倒塌着,田地荒芜,看不到一丝绿色。

道路两旁,开始出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他们眼神空洞,如同行尸走肉,偶尔看到冀州军的旗帜,眼中会闪过一丝微弱的光,随即又黯淡下去。

潘凤掀开车帘,外面的景象让他心头猛地一沉。

饿殍遍地,绝非虚言。

路边蜷缩着些不知是死是活的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苍蝇嗡嗡地盘旋着。

几个孩童呆坐在瓦砾堆边,似乎连哭的劲儿都没了。。

这就是董卓西迁长安留下的“功业”。

潘凤感觉喉咙有些发堵,胃里一阵翻腾。

“人相残食,斗米胜十金”

书上轻描淡写的几行字,哪有亲眼目睹来得这般残酷,不及万一。

他那颗属于和平年代的心,被眼前炼狱般的惨景扎得生疼。

“妈的……这操蛋的世道!”

他低声咒骂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和深深的无力感。

所谓的“四英战吕布”的胜利光环,此刻看起来真是讽刺又可笑。

韩馥显然也看见了外面的惨况,他眉头紧锁,只催着队伍快走,不愿在此多耽搁。

就在经过一个规模稍大的破败村口时,一阵骚动引起了潘凤的注意。

一群流民正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