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议已定,刻不容缓。
次日清晨,平原城门再次打开。
刘备领着五千步卒,配上潘凤划拨的三千冀州骑兵,在几名熟悉地形的本地向导引领下,浩浩荡荡地朝着东南方向的黑风寨进发。
队伍前行,旌旗招展,故意弄出偌大声势,一副要与黄巾决一死战的模样。
目送刘备大军远去,潘凤立刻下令。
“全军听令!按预定计划,进入伏击区域!不得有误!”
“诺!”
万余冀州铁骑主力,加上关羽、张飞这等一流猛将,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平原城,潜伏在通往黑风寨的几条必经之路两侧的山林与洼地之中。
潘凤亲自选择了一处地势较高的隐蔽点,这里视野开阔,能俯瞰下方一条蜿蜒的山谷小路。
他命令士兵们利用树木和地形充当遮掩,并将马匹牵至后方隐蔽,只留下少量斥候监视动静。
关羽和张飞则分别带领三千铁骑,埋伏在另外两处关键路口。
关羽选择了一片密林,丹凤眼微闭,倚靠着青龙偃月刀,仿佛入定老僧。
张飞则藏身于一处陡坡之后,豹眼圆睁,不时烦躁地抓耳挠腮,丈八蛇矛被他紧紧攥在手里,似乎早已手痒难耐。
时间一点点流逝,伏击区内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士兵们压抑的呼吸。
潘凤端坐马上,手持开山斧,远眺着前方动静。
等待是煎熬的,尤其是在大战之前。
终于,午后时分,远方的黑风寨方向,隐约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夹杂着零星的喊杀,那是刘备军开始“猛攻”的信号。
“都督!前方发现黄巾军踪迹!”一名负责监视的斥候低声示警。
潘凤精神一振,凝神望去。
只见山谷小路尽头的拐角处,开始出现影影绰绰的人影。
最先出现的是一支约莫三四千人的黄巾队伍,他们扛着五花八门的兵器——锄头、木棍、锈迹斑斑的刀枪,头上裹着肮脏的黄巾,乱糟糟地向前涌来。
队伍拉得很长,毫无阵型可言,更像是一群被驱赶的羊群,一边走一边还在喧哗吵嚷。
“一群荼毒百姓的贼寇。”潘凤身旁的耿劲低声啐了一口。
潘凤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这只是第一波。
果然,没过多久,西边关羽埋伏的路口方向,也出现了大股黄巾军的踪迹,烟尘滚滚,人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