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华北战场,完全是一边倒的局面。
23号下午2点40分,四纵1支队攻破横岭关,进入垣曲盆地,与多田骏留下断后的37师团残部、以及独立混成第16旅团接触。
而此时多田骏的渡河准备工作还没完成。
渡河得有船啊,再不济也得有个筏子,否则除非鬼子们一个个全都变成浪里白条游过去。
而鬼子收集到的船只远远不够,只能临时砍木头制作筏子。
他也不是不想从焦县、武陟方向突围,突不过去啊。
除了攻打邯郸的二纵,师长手里还有三个纵队外加一个炮纵,一开始35师团回援焦县,当场就另一个旅长指挥一纵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等到剩下三纵、七纵、以及炮纵到位之后,那是把这一线给堵得死死的,不仅如此,还在不断朝前推进,缩小包围圈。
当旅长那边打到垣曲的时候,师长这边已经将战线推到了沁河边上。
至此,多田骏十几万人被堵在这一片长100多公里,宽不到30公里的狭长区域,北面的山区还有98军等部队,南面黄河对岸又有国军堵着。
相对而言,肯定是强渡黄河简单一些,毕竟对岸的国军没有八路军这么凶悍的战斗力。
而在其他方向,下午3点50分,太原被攻破,在城内潜伏的特战队员以及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攻城部队仅用6个多小时就肃清了城内的鬼子。
当晚11点,太原光复。
同样,东面的邯郸、石门也在当晚光复。
20师团都被打散了,溃散的途中少说被打死了万把号人,当时接到命令成功撤到石门城内的,撑死了一个联队。
到后来也由七田一郎带着从城东突围了出去,说是往定州方向逃窜了。
直至24号凌晨5点时分,大同、朔州、定襄、忻口等地也先后宣告光复。
仗打到现在,八路军算是完美完成了作战预案上第一阶段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针对多田骏所部主力的歼灭战了。
就是没想到多田骏会那么果决,果然人逼急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他居然敢强渡黄河。
他也算是长记性了,没让手里的重炮跟八路对轰,而是全部调到黄河沿线炮击对岸的第3集团军防线。
沁河沿线则是由35师团残部和21师团防守,西面垣曲到济源之间的连绵群山,虽然只有两个混成旅团防守,却极大地阻碍了旅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