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人回来时仿佛无事发生般有说有笑。
明玥已经起了,正坐在梨树下乘凉,青帆在一旁殷勤地为她打着扇子。
她见二人回来,连忙起身迎上前去。
“夫君,小叔,你们这是都买了些什么?”
秦肇将几个沉甸甸的包袱放在石桌上,笑道:“买了些猪肉、活鱼,还有新鲜时蔬。既然答应了乡亲们要摆酒答谢,庆贺阿岱高中举人,自然要多备些食材。”
说着,他从怀中小心取出一个精致的油纸包,递给明玥,“这是聚香斋新出的桂花糕,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到。听掌柜的说,连县太爷夫人都爱吃这个。”
明玥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那温热的糕点,心头一暖,“多谢夫君记挂。”
她揭开油纸包一角,桂花香气顿时四溢,“好香啊!”
“嫂嫂快尝尝。”秦岱站在一旁,目光却只敢落在她手中的糕点上。
明玥拈起一块糕点,先递到秦肇嘴边,“夫君先吃。”
秦肇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眼中满是柔情,“果然香甜。”又对秦岱道:“阿岱也尝一个?”
“不、不必了。”秦岱慌忙摆手,“我...我先去温书。”说完快步往厢房走去,又回头对青帆道:“你也别闲着,来给我研墨。”
青帆依依不舍地看了眼明玥,只得应声跟上。
待两人走远,明玥疑惑地望向丈夫,“阿岱今日怎么感觉怪怪的?”
秦肇揽过妻子的纤腰,在她耳边低语,“少年心性罢了,每天想一出是一出的,不必管他。”
-
秦岱中了解元后,整个河畔村都等着沾沾解元郎的才气,但至于怎么办,办几桌,村里人却各有主意。
王婶子拍着大腿说:“解元郎可是文曲星下凡,至少得摆二十桌流水席!”
村里老丈却捋着胡子摇头,“不妥不妥,读书人讲究清雅,该请个戏班子来唱堂会才是。”
最后还是秦肇一锤定音,“就按咱们村的规矩来,十桌正席,从晌午吃到日头西斜。”
敲定了此次宴请的规格,村里不少人都把自己攒着准备过年吃的肉菜拿了过来,明玥跟着秦肇在一旁记账,“猪肉六十斤,活鱼三十尾,一篮鸡蛋……”
算到最后发现这酒席办完还能余下不少食材,都用不上他们去采买的那些就够了。
转眼到了正日子。
秦家院子里十张八仙桌排得整整齐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