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兵士之重,重于泰山(第1页)

思考许久,刘岱轻轻摇了摇头,一无所获。

他知道这种事要出现还要等数十年,自己若是严厉打击,怕是要百年之后才出现,但他就是心里不舒服。

刘岱从不相信后人的智慧。

自己这一代都无法解决的事,后人是绝对解决不了的。

刘岱道:“正南之言极是,只是孤思考许久也想不出妥善解决之法。孤不想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妻子被人随意淫乐,如此情况,如何是好?”

审配轻笑,说道:“主公是当局者迷了,太史公刚刚的话语醒不就给出了答案?”

司马迁刚刚的话?

凡编户之民,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刘岱道:“难道正南是想说让府兵的妻子以工商为业?”

审配点头:“主公既然不立田制,田地自是可以随意流通,虽然府兵的永业田不能买卖,但出租不成问题,田亩定会最终流转到有能力耕种的人手中,使得田尽得其耕。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数万妇女,使其以工商为业岂不正合适?”

刘岱微微点头。

自取消田制之后,他就做好了土地兼并的准备。

这其实并没什么。

他实行的是摊丁入亩之法,并不怕土地兼并,更重要的是田尽得其耕。

从华夏五千年历史来看,土地兼并也并不是没有好处。五千年间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大概就是明朝了。

朱元璋封一众朱子朱孙为藩王,至明中期,已兼并全国不知多少土地。

蜀中之田半数归蜀王府,河南近半、山东、湖广的许多良田归福王府,陕西三分之一的土地归秦王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再加上士大夫也是疯狂兼并土地,比如嘉靖初中期的内阁首辅严嵩名下有土地四十五万亩之多,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任内阁首辅徐阶名下有土地二十四万亩之多。

但不得不承认,明朝的统治是所有封建王朝中最稳固的,长达两百多年的和平期,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无法比拟的。

若不是崇祯这个大天才又菜又爱玩,或是逼死或是坑死卢象生、杨嗣昌、孙传庭、孙承宗这些股肱之臣,朝令夕改,刻薄寡恩,明朝再乘几十年完全不是问题。

而华夏大地人口第一次突破一亿,是在土地同样兼并严重的宋朝。

其中原因,很难说清楚。

不过刘岱一直坚持一点,田亩尽得其耕,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