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货币改革正式在司隶五郡四十六县施行,官方回收大汉五铢钱,并以对应的比例发行开元通宝。
官府成立官市,挂在司隶校尉府新设立市曹之下,专门负责重要物资的统一收购与售卖,比如说盐铁、粮食、战马等。
不过他也严令声明,铁器和战马乃国之重器,不允许民间经营,无论世家门阀、豪强郡望还是平民百姓,若是违反此禁令,轻则抄家流放,重则斩首示众。
开元通宝,正式在刘岱麾下流通。
此样式铜钱元通宝钱,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钱背开始有星、月及其他纹饰。
刘岱设置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
当然,如果他想要收割民间财富,完全可以把设置成十比一,二十比一甚至五十、一百比一,这样的话,三辅百姓数代积累的财富,可以短时间内全部进入刘岱的口袋。
就像刘备入益州时,因为府库被官兵劫掠一空,后听从刘巴建议铸直百五铢钱,平诸物价,一枚抵一百枚五铢钱,实际重量仅为五铢钱的3-4倍,数月之内,仓廪丰实。
但随之而来的,是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百姓需用更多钱币购买基本物资,如“旧钱千兑直百十,不足购斗米”。史学家洪遵称其为“剜民膏血之具”。
刘岱自然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掠夺民间财富,他设置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让百姓的财富未曾受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影响。
刘岱如此的仁政爱民,投之以琼瑶,三辅之地的百姓自然也报之以木瓜,争先恐后的兑换开元通宝,对改革没有丝毫的抵触。
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兑换比例是一比一,他们并未吃亏,只是换了个铜钱的样式而已,而且开元通宝的样式更为精美。
可对于外地而来的客商来说,就大为不同。刘岱当初以铸币收割天下财富的设想,已然初现端倪。
因为司隶校尉府严令禁止五铢钱继续在市面流通,胆敢私自五铢钱交易者,没收全部财产,罚徭役一年。
所以他们在入境的时候,必须要去市曹兑换开元通宝。
若是本身来关中采购的还好,因为五铢钱和开元通宝兑换比例是一比一,明面上并没有损失什么,但若是来关中销售,必须先用一部分货物去市曹兑换开元通宝。
一般市曹所定之价,大多数是偏向司隶,其中的操作空间,不可谓不大。
如果这样下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