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封功臣(第1页)

历朝历代,防止他人私铸货币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并非政治手段,也并非技术手段,而是纯纯的经济手段。

其实上下五千年间,华夏大地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铜钱的供应量很小。

华夏大地缺铜,即便是那些大一统王朝也难以铸造出足够的铜钱,以至于宋出现交子,明出现宝钞。

华夏缺铜,但关中多矿,是华夏大地上少有的产铜、铁之地,刘岱至于增加铸币,就可以让铜比钱贵的局面。

毕竟开元通宝也并非只是纯铜,还有铅、铁等成分。司隶校尉府垄断了整个司隶的铜、铁、铅等,铸币成本控制到最低,而世家门阀或其他诸侯想铸造开元通宝以假乱真,光成本就远远超越铜币本身的价值。

还不仅如此,

刘岱最担忧的是开元通宝被其他诸侯仿制,但仔细想想,像马腾、韩遂、严白虎、公孙瓒这些诸侯,怎么会费时费力的仿制铜钱,有这精力,还不如多买几匹马,都打造几副铠甲。

一来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二来他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而他们最应该注意的,是袁绍、曹操这两个横跨数个州郡的大诸侯。他们才有可能伪造开元通宝。

尤其是曹操。

袁绍作为四世三公之后,还要点脸,注重面子和名声,可曹操那家伙,为了利益可以连脸都不要,绝对会尝试伪造开元通宝。毕竟连他连挖人祖坟这种缺德事都干得出来。

刘岱说出了自己这个忧虑,众文武大臣均感到不可思议,现在可没有一个横跨数州郡的大诸侯。

刘岱严词厉令,命文武大臣以此为基础进行设想,并且拿出应对方案。

众人讨论许久,审配开口为刘岱分析。

首先,若真有一个横跨数个州郡的大诸侯,看到开元通宝和关中的盐铁绑定,伪造铸币是不可避免的。

先不提铸币的成本和技术壁垒,就算他成功仿制出开元通宝,想要的也不过是收割关中的粮草、盐铁以及战马。

他们只需要完善交易的监管,严查对于特定物品的大宗交易。

当初大汉与匈奴之间交易,经验充足。不开互市时候,匈奴什么物资都买不到。刘岱完全可以照搬这个经验,封杀那个诸侯。

将所有的细节一一谈论,刘岱命审配带着司隶校尉府众人再进行核验,还有什么细节未曾考虑。

随即,他就把众人放了回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