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有些懂了(第1页)

"这简直是...革命性的想法,"张德山喃喃道,"如果成功,我们就能将一个占据整个房间的电路系统,浓缩到巴掌大小..."

"好了,理论讨论到此为止,"李铭果断地说,

"现在我们分成四个小组,同时进行不同的实验步骤。第一组负责硅片清洗和氧化,第二组准备感光材料,第三组制作掩模板,第四组负责腐蚀和杂质扩散。我会全程指导。"

接下来的三天,实验室几乎没人合眼。

李铭像是永远不知疲倦,亲自参与每个环节,纠正每个细节。

他的手稳如磐石,即使是最精细的操作也能完成得一丝不苟。

"李总师,您确定这能成功吗?"在第二天傍晚,当一次腐蚀实验失败后,吴明疲惫地问道。

李铭坚定地点头:"一定能成功。记住,我们不是在做什么不可能的事,只是在应用已知的物理和化学原理,以一种新的方式组合起来。"

第三天深夜,当李铭小心翼翼地完成最后一步杂质扩散,并用特制的探针测试电路时,整个实验室陷入紧张的沉默。

"有反应..."李铭轻声说,表情越来越激动,"电流通了!晶体管开关功能正常!"

所有人都围了上来,盯着那个连接到硅片的简易测试装置。

当李铭调整输入信号,指示灯按预期亮起和熄灭时,实验室内爆发出一阵欢呼。

"成功了!我们真的做到了!"张德山激动得几乎跳起来,"一个完整的电路,就在这片小小的硅片上!"

李铭小心地将这片硅片放入保护盒,然后交给张德山:

"这只是最初的原型,还很粗糙,只有几个晶体管和电阻。但它证明了我们的设想是可行的。"

吴明困惑地挠挠头:"可是李总师,这个...集成电路,具体能用来做什么呢?"

"首先是替代现有计算机中的部分电路,"李铭解释道,

"比如二进制计数器、逻辑门电路等。随着技术成熟,我们可以逐步将更多功能集成在一起,最终实现整个计算机核心部件的微型化。"

尽管李铭的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大多数工程师仍然难以想象这种微型化的前景。

在他们的认知中,计算机就应该是房间大小的庞然大物,充满着嗡嗡作响的电子管和复杂的线路。

"李总师,恕我直言,"老专家王明道皱着眉头说,"这小东西真能用吗?我们投入那么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