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夜枭腾空(第1页)

"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特种合金的结合,"一旁的材料专家解释,"具体配方只有李总师知道,我们只负责按图施工。"

林工程师叹了口气:"有时候我真怀疑我们到底是在建造飞机,还是在参与某种魔法实验。这东西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能飞起来的飞机。"

"什么在航空史上一开始都不像能飞起来的东西?"李铭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也被人嘲笑过。"

林工程师转身致意:"李总师,我不是质疑,只是...这设计实在太超前了。没有机翼,没有传统舵面,完全依靠矢量推力控制...这在航空理论上是前所未有的。"

李铭走上前,抚摸着"雏枭"光滑的表面:"航空理论需要不断被打破和重建。再过两周,我们就能看到它飞起来了。"

林工程师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两周?这...这太快了吧?我们还有很多系统测试没完成..."

"时间不等人,"李铭的眼神变得锐利,"我们的对手也没有闲着。两周后,我要在秘密测试场见证'雏枭'的首飞。"

接下来的两周,404工区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工作状态。

矢量喷口团队经历了七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八次尝试中取得突破。在特殊测试台上,新一代喷口在1500度高温下连续工作了4小时,完成了超过500次角度调整,精度始终保持在0.5度以内。

当最后一组数据出来时,测试团队欢呼雀跃,有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在李铭的引导下,竟然真的被攻克了。

飞控系统团队同样取得了惊人进展。基于李铭提供的集成电路,他们成功构建了一套能够在不依靠地面控制的情况下,维持飞行器稳定的自主飞控系统。在模拟测试中,系统成功应对了98%的紧急情况,包括发动机单侧失效、突发气流和极端天气条件。

机体结构团队完成了"雏枭"的最终组装,各系统集成测试也取得了成功。尽管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解决,但按照李铭的指示,首飞计划没有推迟。

终于,在项目启动两周零三天后的清晨,一场足以改写航空史的试验即将在龙湾基地最偏远的秘密峡谷内进行。

这个被选为试飞场的峡谷位于龙湾基地西南角,四周被陡峭山壁环绕,既隐蔽又适合低空飞行测试。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形复杂,能有效阻挡各种电子侦测设备,降低被敌方卫星或高空侦察机发现的风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