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切换到反应堆内部——这是通过特殊设计的辐射屏蔽摄像系统拍摄的。观众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盘古"系统的毫秒级精确控制下,第一根核燃料棒被精确无误地插入反应堆核心位置。
这个过程出奇的安静、精准、优雅,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芭蕾,而非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粗暴工业操作。燃料棒缓缓下降,分秒不差地锁定在预设位置,随后第二根、第三根...按照完美的节奏依次就位。
"装载完成,中子流监测系统启动。"一名工程师报告道。
全息显示屏立即切换到一个三维模型,显示着反应堆内部的中子流状态。随着燃料棒的激活,一种微妙的蓝色光晕开始在模型中心出现,逐渐扩散,象征着核裂变反应的开始。
西方的核物理学家们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他们在寻找——寻找任何可能的失控迹象,寻找任何能证明这是骗局的蛛丝马迹。但他们看到的只有令人窒息般完美的参数曲线:温度曲线平稳上升,压力保持在理想范围,没有任何剧烈波动,没有任何异常警报。
"不可能..."白头鹰国橡树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喃喃自语,"没有任何反应堆能在初始启动时有如此稳定的参数..."
"控制棒调整至75%位置,准备提升功率。"李铭继续指挥,声音依然平静,仿佛只是在进行一次普通的设备操作,而非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核电站的首次启动。
全息屏幕上,反应堆核心温度开始缓慢而精确地上升,但升温曲线平滑得不可思议,没有任何波动或突变。这种精确控制的程度,让观看直播的专业人士感到不寒而栗——因为按照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核心温度达到预设值,开始热交换循环。"工程师报告。
李铭点点头:"启动熔盐泵,开始一级热交换。"
屏幕切换到热交换系统的监控画面。一种淡淡的荧光绿色液体——特殊配方的熔盐——开始在反应堆周围的管道中流动,将核心产生的热量高效带走。与传统核电站采用的水蒸气循环不同,这种熔盐系统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完全杜绝了蒸汽爆炸的风险。
"这是...熔盐冷却系统?"北极熊国的一位专家震惊地说道,"我们的理论组还在论证这种技术的可行性,他们已经建造出来了?"
随着熔盐循环系统的启动,热量开始被高效地转化为电能。主控室大屏幕上的功率曲线开始稳步攀升,每一步都精确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