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真的要搞那个……手机?(第1页)

“李总师,您真的要搞那个……‘手机’?”核心工程师团队的负责人吴教授小心翼翼地问道。他身后站着一群龙国最顶尖的电子和材料学专家,他们都是被紧急召集来的,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困惑与不安。

“怎么,你们也觉得不可能?”李铭一边脱下外套,一边笑着问。

吴教授苦着脸:“总师,不是我们不信您。实在是……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所学知识的极限。要把一台无线电台缩小到能放进口袋,这需要把每一个元件——电子管、电容、电阻——都缩小成千上万倍,这……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做到的。”

“谁说要用电子管了?”李铭反问一句,走到“盘古”系统的主控制台前。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不用电子管,用什么?难道用算盘来发信号吗?

李铭没有再理会他们的窃窃私语,他的手指在光洁的控制面板上轻盈地敲击着。

“盘古,私人访问权限,代号‘先知’。”

【权限确认。欢迎您,李总师。】

“调用‘个人便携式无线通信’项目储备。执行‘蜂鸟’无人机微型化方案的深度推演。”李铭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回响,清晰而有力,“设定最终目标:成品体积小于一块标准砖头,重量低于一公斤。有效通信距离,初步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军事要地,支持点对点的加密语音通话。”

【指令收到。目标确认。正在启动‘蜂鸟’微型化技术树……调用晶体管技术模块……加载集成电路设计方案……构建蜂窝网络拓扑模型……】

“盘古”的回应冰冷而高效。

下一秒,实验室中央那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上,数据如同九天银河般倾泻而下!

无数条复杂的电路设计图、密密麻麻的信号编解码算法、前所未见的微型元器件三维模型……以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飞速生成、组合、优化。

那不是简单的计算,那是在凭空创造一个全新的工业体系!

围在旁边的工程师们,最初还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看懂一些零星的片段。

“天哪!这是……晶体管?不对,比我们实验室里理论推导的晶体管结构要精巧一百倍!”一名半导体专家失声惊呼。

“看那个信号处理算法!我的老天,它……它竟然能把语音信号压缩到这么小的码率,还能保证清晰度!这怎么可能!”一位通信工程师死死地盯着屏幕,仿佛要钻进去一样。

“你们看那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