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目前最高的长辈就是林奶奶,村里都是长子养老,剩下三个兄弟每个月出定量的米面粮油,钱多钱少就看各家的能力和心意。
林大伯早早就说好大年三十在他家过,林观复他们便没开火。
林观复感受着比前两天还要剧烈的寒风,虽然没有下雪,但大早上毛巾居然都被冻得僵硬了,一块块的捏折发出解压的声音,如果不在乎冻手的话,还挺有趣的。
下午两点多,林观复跟在爸妈身后踩在泥泞的小路上往林大伯家走,手里就抱着一个收音机,林运粮和陈霞手上都提着东西。
到林大伯家过年,自然也不能真全部让人家出菜出力。
林运粮走在最前面,走在不足五十公分的田埂上,回头叮嘱林观复:“观复小心点,这个走起来还是很滑的。”
林观复眼睛紧紧盯着地上,其实脚趾头都已经绷到最用力了:“爸,我尽量小心地走。”
至于会不会摔,就看运气了。
大伯家走路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贴了新窗花的土坯房,堂屋里的八仙桌已经摆出来了,林奶奶正坐在灶房里烤火。
农村的灶房是真的大,做饭之余还能摆两桌的空间,冬天一大家子基本就窝在灶房里其实很暖和。
林奶奶身上穿着林观复卖的藏蓝色棉袄,一开始还说她年纪大不穿这个偏亮的颜色,这会儿眼睛都笑得只看见一条缝。
“三叔和三婶带着我们家大学生来了!”大堂嫂正在灶房忙活,手往身上的围裙擦了擦,接过陈霞手里的东西,“观复来得正好,他们正在烤糍粑,蘸点红糖不知道多香。”
自家打的糍粑很香,烤得焦焦脆脆的,里面还黏得拉丝,蘸点糖可香了。
不过每次吃一个就够了。
“那好啊,我正惦记家里的这些,在外面可没家里的香。”
林观复进到灶房和林奶奶还有长辈们打完招呼,感觉嘴皮子都累了,其他人自觉地腾出来一个地方让她放收音机,等到里面传出来说相声的声音,一群人瞬间围拢过来,大气都不敢出。
林大伯娘还递过来一个布套:“灶房里都是灰,观复套在收音机上面别弄脏了。”
林观复找了个远离收音机的地方坐下,声音对她而言有些大,但林奶奶显然很适应,其他人也只觉得热闹好听。
小堂妹凑到她身边问起省城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堂兄弟们,他们不好意思贴着林观复,但听听说话又没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