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假如把诸葛亮的《出师表》交给谷歌翻译20遍会怎么样?(第1页)

“想不到一个洛阳城附近居然也能埋葬这么多历史名人的坟墓。”

“唉,果然是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他们生前都不知道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结果死后仍旧逃不过生命限制,尘归尘,土归土。”

“好歹他们还能名留青史,有人祭拜。咱们死后才是真成一捧黄土,无人记得。”

“我都已经忘了自己爷爷叫什么了。”

“不行,我们生当如此盛世绝不能就这么籍籍无名!你要出名闯出一番大事业来,无论是当将军、商人、诗人都好!”

各朝时空的古人们看着天幕上发出的一张张祭祀图片,更加坚定了自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决心。

否则的话,等自己百年之后将无人祭拜,甚至连坟墓都会变成一座荒野孤坟,就算后世有人发现了,也不会有人在意。

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痕迹中。

……

【假如把诸葛亮的《出师表》交给谷歌翻译20遍会怎么样?槽点过多!全程高能!】

新的视频标题一出,立即引来了无数观众的好奇心。

因为但凡了解过三国历史的人,谁不知道那个“君不疑臣,臣不负君”的诸葛亮?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一直被历朝历代的国君与文人雅士颂扬到了现代。

哪怕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也有不少诗人对他的功绩赞扬不已,用诗词来纪念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唐·杜甫。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宋·陆游。

无论是君王拜相还是文人墨客谈起诸葛亮时无不是钦佩,甚至仅凭他一人之力,就抬高了“诸葛”这个姓氏,但凡有人听到“诸葛”这个姓氏时,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哪怕是套上了那些诸葛梨花、诸葛富贵、诸葛大力的土鳖名字。

旁人也会选择先相信再质疑,也会觉得你有可能是大智若愚!

在他出现之前,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够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让他的上司、同僚、下属、百姓、政敌、对手、当世人、后世人都发自内心的赞美佩服。

即使是从未了解过三国历史的嬴政,也对诸葛亮这个人名有所了解。

常常能在评论区里看见别人提及。

出现的频率甚至都不亚于他。

多是提及他是一个匡扶汉室的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