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捕头嗤笑一声道:“良民?哪家良民出门会带着十几二十把刀子?还有那三匹马,应该是你们在路上劫来的吧?”
顾洲远恍然,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看样子是把他们当做拦路抢劫的山匪了。
事实也是如此,顾洲远他们把马寄托在这户村民家,临走的时候,并没有把马背上用衣服裹起来的刀剑带走。
那户人家收了他们几十文钱的工钱,总觉得这钱整挣的太容易了些。
喂饱了马匹之后,寻思着帮东家把马匹刷一刷吧。
他把马背上的几个包袱卸到地上,感觉里面叮叮当当的,从外面的轮廓看,好像是柴刀之类的铁器。
好奇心驱使下,他打开了其中一个包袱。
这一看,可了不得了!
里面竟全是些长刀短刀之类的武器。
再一看手边的包袱哪里是包袱?分明是几件衣裳。
上面还有着斑斑血迹!
这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伙人是专门打家劫舍的山匪。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山匪为啥会把马匹武器寄放在他家里。
他跑去问了村长,村长到底比他见识多,想了一会儿,村长就知道了:
这伙人可能是刚干过一笔大买卖,撤退的途中怕目标太大,就把东西先寄放在别处,轻车简行的好跑路。
再一个可能就是,土匪们也盯上了他们这个村子了,武器先放在这里,等过几日就会有一大帮土匪来村子里打家劫舍!
就跟说书先生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道理。
这村子一共500多口人,闹饥荒饿死了一部分,病死了一部分,还有一些人耐不住饿,跑别处去逃荒了。
留在村子里的也就还有100多人,还大多是老弱病残跑不动的。
这要是有土匪上门,那真的就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了。
村长立刻就带人到县衙去报官了。
白鹤县县令是个昏聩的,基本不问这些事情。
他连面都没露,反倒是县衙里的捕头自告奋勇,带上一众衙差前来剿匪。
并不是他嫉恶如仇,想要为民除害,而是他看到这一趟有油水可捞。
三匹大马,还有那么多铁器,起码能换好几百两银子。
他们原打算过来把马匹铁器拉走,至于剿匪,爱谁谁!
没想到就是那么寸,他们刚把东西收拾好,出了院门,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