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章 亲兄弟
自从余令和三个千户的鲜红的手印并排在了一起,萦绕在卫所上的那股不祥之气突然也就消散了。
三个千户脸上有了笑意。
他们不再抵触余令,甚至主动配合起余令来。
一声令下,卫所的男人们立刻忙碌起来,也开始通水渠,挖水塘。
有长安珠玉在前,卫所的军户对此一点都不抗拒。
长安周边挖了那么多的水塘,虽然麦子灌浆的时候干的只剩半塘水。
但这点水可是能解燃眉之急的。
如今卫所这边也要干,没有人会抵触,早都巴不得如此。
先前被贪墨的土地回来了,卫所粮库的管理权也属于全体军户了。
现在干活那是为自己干,谁不想粮食多收一点。
武功县的水流其实很充沛。
来自西北雍山下的雍水,也叫中牢水,水势一直都不错。
只不过没有官吏组织人手梳理,河道堵塞。
一到汛期,就成了大灾。
只要修好沟渠,清理好县内的几条和其勾连的小河,将完好的水塘存满水,用水就不会像先前那么难。
每个人都憋着一股过好日子的劲。
武功县衙门也归余令这个同知管,政令一下,武功县今年的第一次劳役配合着卫所就开始了。
这一次,谢添和修允恪是“工头”!
两人跟着余令的时间最长,熟悉人员分配,以五十户人为单位来分配劳役。
任务完成,通过检查就可以回家,没必要磨洋工。
这个安排让原本心生不满的百姓散了一半的怨气。
最怕衙门没安排,活没干好,时间耽搁了,人还挨骂。
武功县百姓心里散去了一半的怨气。
二伯余钱心里憋了一口气,坐在河滩上静静地打磨着剜刀。
“娃啊,爹今日给你们报仇。”
听说过妯娌矛盾不断,将一个家闹得鸡犬不宁。
可自己的婆姨早死,和孩子他大伯母妯娌之间没有嫌隙。
没有钱财纠纷,妯娌也没仇怨,自己上山后那几亩田地也都给了老大家来种,自认并无亏欠。
她是怎么狠下心对两个孩子下手的?
知府衙门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南山屯,妇人余氏,倪贼寇,报之,恩裳银钱一两,为百姓之轨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