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江淮和珠三角都是赵安接下来要大力推广塘浦圩田的重点区域。
太湖相当于搞样板,把整个圩田体系给走通,走透,走成熟。
他会成立一个“圩田专家组”,将天下间擅长治水和圩田的人都给聚到一起来做这件事。
这样势必能够加快推广的速度。
在太湖待了三天,赵安和孟筠也是聊天三天,两人算是一见如故。
他对这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光脚种田的女子愈发欣赏,又向她提及了另外一件事:“我已派人到安南去取占城稻的稻谷。这种稻是双季稻,对土壤要求不高,产量却很高,就是口感不太好。”
“不过我思来想去,若是用圩田来种此稻的话,有点浪费地力了。还是要种咱们自己的优质稻谷,最好也能一年收获两季。”
孟筠撩了一下耳边的发丝,笑如春风道:“不瞒王爷,此事民女也想过。百姓种植水稻,大都是通过自然留种,这样一来,水稻的收成如何,也就和稻种之参差息息相关。”
“其实这几年民女在山中曾试着择优去培育,发现收成要好不少。只是稻种培育并不容易,民女现在所拥有的这种稻种依然很少。”
“没关系!”
赵安本来就是为了抛砖引玉才故意说这事的,没想到她也有研究,甚是高兴道:“你这叫‘单株选择试验法’,需要年复一年,久久为功,急不得!”
“但是这种想法非常好!你想啊,如果我发布悬赏令,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那么最终肯定能培育出适合在江南播种的优质稻种,恐怕还远不止一种!”
“倘若再因地制宜,在西北、东北等地培育,按照这法子同样可以培育出来。而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还能得到产量极高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水灵灵的江南美人听赵安这么一说,不仅思路被彻底拓宽了,而且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激动得美眸圆睁,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咳!”
赵安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说多了。
不过既然她那么感兴趣,那么和她说说也无妨。
浑然不觉间,两人又聊了一天。
孟筠竟然真的听懂了。
这无疑让赵安对她有了更高的期待。
第二天,他准备动身西行了。
成立“圩田专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