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朝议结果(第1页)

这种事情,赵清虎自然不会跟他们多做解释。

没办法,辩论这一块是他的短板,跟这些大儒打嘴炮,那是自寻死路。

直接给他一条朝廷律令,不让儒学学府成为高等学府就行。

至于科举改革,还不至于,只要随着教育的普及,逐年更改一些科举内容就行。

除此之外,针对高等学府毕业的学生,也不能只有科举这一条路。

公务员考试系统无法照搬作业,先把吏员考试,毕业分配工作两个系统弄出来,挂靠在教育部门就行。

教育部、商务部、冶金部、工业部,四大部门,很快就在朝堂上了讨论议程。

四大部门成立,这件事情阻力很大。

毕竟,大渊皇朝自开国之后,就是精兵简政,朝廷部门,主体就是门下省以及六部。

连内侍省都没有,让宫中宦官想要插手朝政都找不到机会。

若不是赵清虎上了折子,还细细规划了四大部门的职责权限,得到了宏丰帝的重视,这件事情根本就不会拿到暖身殿君臣讨论。

特别是冶金部、工业部,两大部门,遭到了来自户部、工部的大力反对。

采金冶铁提举司,绝对是户部的银钱口袋。

金银铜铁,不用想就知道,都是贵重金属。

从地底挖出来的,不管是金子还是银子,都是户部主要银钱来源。

一下子把冶金部们独立出去,想要干嘛?

陆帧见到这个折子,等于是看到了金子银子长了腿,从他面前一溜烟跑掉,是可忍孰不可忍!

甚至,因为太在乎冶金部,连工商部这个大钱袋子,他都忽略了。

倒是教育部的成立,没人反对。

改制国子监,将教学跟行政彻底分开。

以教育部来管辖全国所有学府、学院,甚至是私塾。

这件事情势在必行,毕竟,大家都知道,京城之内,还有直隶地区,已经有大量蒙学修建。

为此,赵清虎动用了工匠院的建筑队,还动用了雪花盐业截留的一千万两银子。

没有专门的朝廷部门来管理如此庞大的教育资源,谁都不放心。

只是教育部的地位,如何界定,才是关键。

是直属门下省,成为六部之外的第七部,还是说,挂靠在六部之中的一部,成为次一级的机构?

教育部门有钱有人,光是一个弘扬圣学,就足够让不少大臣让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