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茹点头说,“若是愿意出高价,一个晚上确实能做出来不少。
钱还够用吗?我还存了几万块,回头给你拿一些。”
祁安愣愣的看着这个未来媳妇,没想到她竟然信了。
听到后面的话,祁安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摇头说,“不要。”
祁安的话说是又急又快,仿佛陈雪茹给的不是钱,是什么毒药似的。
陈雪茹叹气,她就知道是这个结果,心说,“等结婚以后看你还怎么拒绝。”
祁安边做饭边和正在吃着点心的陈雪茹聊天。
在她的视线盲区又从空间里拿出了两杯井水,放到了桌子上。
聊天的同时心里却是在想着这个年代的贫富差距。
同样是东城区,南锣鼓巷附近的街道和东大街这边根本就没得比。
虽然只相隔了两三公里,贫富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
那边的百姓七成还在吃棒子面,二合面,算是能勉强填饱肚子。
而这边的百姓,每顿饭好几个菜的家庭至少有两成。
像陈雪茹这样的富商在这边至少有上千户,比陈雪茹更有钱的也不少于三四百户。
当然,更多的是像祁安和烧饼里这样的小商贩。
即使是小商贩,一天最少也能挣个十块八块,大多都是挣三四十块。
像郑家卤肉铺子,一天挣个三四百块绝对没有问题。
而南城和北城连南锣鼓巷那边的百姓都不如。
西城就不说了,从民国起政府的主要部门都在那边,还住了很多遗老遗少。
祁安突然又想到了票证时代,物资紧缺可能并不是主要原因。
最大的原因更像是明末的时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个凭票购物,直接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这项政策的实行,不但稳定了物价,更是保障了民生。
“小安哥哥,这牛肉比大地西餐厅的牛肉口感还好。
只是,黑胡椒的味道怎么觉得有点怪?
还有这个餐刀怎么感觉比西餐厅里的薄了些!还轻了不少,质量不太好的样子。”
刀叉是网购的,上面只刻有字母,198元买二送一。
幸好不是九块九包邮,要不然祁安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黑胡椒看来得扔掉了,祁安以前觉得没有什么,感觉味道还不错。
看到陈雪茹皱眉,想到可能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