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祁安被迫吃了顿食堂里的午饭才离开了军管处。
肉沫炒白菜,二合面馒头。
只是,祁安视力太好,他这份菜里绿豆粒大小的肉沫一共六丁,倒是确实闻到了肉味。
傻柱回到卤肉铺子里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了,之所以这么晚,是因为他和秦淮茹本来只是出去走走说会话。
走着走着就走进了昌平县城,既然到了县城自然得吃午饭。
下聘礼的日子和婚期自然是媒婆跟祁安这个舅舅商量。
至于何大清,祁安忘了,傻柱好似也没想起来。
三天后,今天是祁安和陈雪茹的婚礼。
新房院子里,一大清早刘妈就指挥着过来帮忙的伙计把小酒馆里的桌椅板凳挪来了十二套。
每桌八人,祁安两口子算过,最多八十人,以防万一,备了两桌。
祁安这边的亲人只有七七,傻柱和雨水。
郭铭川身为傻柱的师父还对祁安有赠卤肉方子之恩,自然也在邀请之列,主桌上有他一个位置。
至于菜市场那边的邻居,祁安只邀请了有合作的几家掌柜。
能过来喝喜酒的战友经过统计,大概有二十人左右,另外还邀请了谢春梅一家和朱刚一众兄弟。
陈雪茹家在四九城同样没有亲戚,她邀请的大多是生意上的伙伴和相处不错的邻居以及要好的同学。
四合院这边的邻居,祁安准备了两桌。
今天不是周末,来的大多都是女眷,聋老太太,贾张氏,李素兰等都过来了,倒是阎家来的是阎埠贵。
他们应该是商量好了,每家都随了两块钱的礼金。
祁安特意观察了一下阎埠贵,竟然没有露出心疼的表情,这让祁安有些意外。
想到华夏的民间风俗,祁安就明白了,早晚是要回礼的,还是只能多不能少。
不说杨瑞华马上就要生了,阎解成结婚也就五六年的事,总之,老阎家不会亏。
虽然祁安军人的身份并没有公布,知道的人可不少,注定了今天的喜宴不会太丰盛,这可是程红英特意交待的。
就像程红英说的,上个月她去参加一个副师长的婚礼,喜宴也就三荤三素六个菜外加一个鱼丸汤。
他祁安一个军衔都没有的新兵蛋子不要太出挑,省得日后总被人提起遭惦记。
想要干大事,生活中琐碎小事上就得多注意。
祁安很从心,只是可惜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