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传的是有鼻子有眼,就差直接堵着门问聋老太太和易忠海是不是真的了。
因为此事,聋老太太气病了。
祁安听岳父说是怒急攻心引起的低烧,好些天都没退烧,现在还躺在病榻上呢!
毫无疑问,这件事是高家几个儿媳妇和石珍美几个大嫂干的。
人多力量大,只是短短十来天功夫,附近街道都知道了聋老太太和易忠海的大名。
还有一件让易忠海更闹心的事,那就是贾家听了祁安的建议,把家里的屋子修成了两间。
前两天李素兰又给贾东旭介绍了一个很漂亮的乡下姑娘,很明显贾家母子俩都不上心。
话都没跟人家姑娘说上几句,贾家的心思可以说是昭然若揭,这让易忠海很是头疼。
祁安小酒馆,后院一间包房里;“咕咚……”一口烈酒伴随着一口酱驴肉下肚,朱刚满足的打了个饱嗝。
餐桌对面,祁安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说,“朱大哥,这两车鸭子跟鸭蛋我就收下了。
我建议你明年组织乡亲们多养点,最好是发动整个镇子的百姓。”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落在餐桌对面的祁安身上;如松柏挺拔般的身姿,让自诩在燕王镇能一手遮天的朱刚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七月初那会,朱刚听了祁安的建议在周口店河里围了栅栏养鸭子。
这不,多余的公鸭子和鸭蛋都送到祁安这儿来了。
让祁安有些嫌弃的是,送来的都是些草鸭,柴鸭,还有本地蛋鸭。
个头小,肉柴,口感跟白羽鸭和湖中隐士压根没得比。
“这个只怕不好办,‘母鸡抱窝三伏天,鸭子孵蛋靠边站’。
河边养鸭子的地方倒是不缺,可没那么多鸭苗呀!”
祁安心中叹气,只能感慨这个年代的乡下百姓眼界太窄了。
想到前段时间在张家湾的见闻,祁安问道,“朱大哥,你知道水孵或是火孵吗?”
朱刚:“……”我都没听说过。
祁安“你不会打算靠母鸡抱窝孵鸭蛋吧?”
朱刚:“乡下不都这样吗?”
祁安:“你知道全聚德跟便宜坊用的什么鸭子吗?”
朱刚:“……”我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么私密的问题?
祁安:“那你知道他们的鸭子是养在哪里?是怎么养的吗?”
朱刚:“……”别总问我的知识盲区好吗,显得我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