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三哥说的没错。诶,安哥,嫂子安排在哪儿了?”
刘德信想起牧老爹父女俩,跟安哥打听起来。
结婚要接亲,肯定不能住在王家,估计就在关系比较好的亲戚朋友那儿住下了。
远近的也无所谓,就算住对门和隔壁,迎亲的时候也要绕一大圈过去接新娘,然后再绕一大圈把人接回来。
估计也算是给乡里乡亲的一个通知吧,告诉人们,这家娶媳妇了。
也不能说远近完全无所谓,如果走的圈大了,路途比较远,抬轿子就不适合了,到时候估计就得上大车了。
“在城里大哥那边儿,他们家属院有两间空房还没人入住,大哥找人借用两天,办完事儿在搬回来。”
王安脸上一副无精打采的表情,嘴里咕哝着回答道。
也是,村里基本上家家都是好多人,条件好点儿的估计都很难找到空房入住。
大表哥那边听着挺远,在县城里,其实距离也还行。
本来姥爷他们村子就紧挨着县城,起的宅子位置就在村子靠北的地方,走不了多远就是耕地,穿过耕地就来到了县城里了。
政府还有家属院基本上也都在城南这块儿,居住条件和距离都挺符合要求。
“行了,别这么丧这个脸了,一会儿妗子过来看到,少不了还得数落你。早点把事儿办完了早点休息,明天还得擦黑去接人呢。”
刘德信也就是随便问问,看着安哥的神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主要是他也怕了,每次妗子数落安哥的时候,自己和三哥都在边上陪着,耳朵也受到了不小的摧残,希望能安静一会儿,现在妗子的状态实在是不好劝说。
“诶,知道了。”
王安伸手揉了揉脸,终于打起精神,开始一门心思的忙起来。
搭喜棚除了搬运的力气活,登高上去搭得漂漂亮亮也是一门技术。
刘德信帮忙把材料运到地点之后,剩下的就要看专业人士的表演了。
其实跟过庙会的时候,村里搭戏台的手艺差不多,都是用松木杆子搭好架子,然后用凉席当棚顶,用麻绳和大粗针缝合串连起来。
以前村里庙会前几天的时候,刘德信就会跟小伙伴儿们去现场,看着师傅们忙上忙下,把简单的木材和凉席组合成完整的戏台。
外形和古典建筑的屋顶大差不差,那些屋顶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喜棚肯定没那么夸张了,不需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