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的话像一根细针,扎进他原本坚定的思路里。
贪腐分子的生计他可以不顾,但是贫困老百姓的生计,他不得不考虑。
王大山指了指路边正在施工的工地:"您看那些工人,大部分都是本地农民。修路工程虽然层层盘剥,但好歹能给他们一口饭吃。宁零县没什么工厂,种地又赚不到钱,要是连修路的活儿都没了,他们靠什么养家?"
包山和肖北沉默着,只有王大山侃侃而谈,“还有那些卖砂石的小老板、开泥头车、吊车叉车铲车装载机的司机、甚至路边卖盒饭的摊贩…… 这条‘路’养活的不只是当官的,还有成千上万的底层老百姓。”
王大山摇下车窗,“还有商户,宁零县本来就没什么商业,唯一经营的不错的就是那些建材供应商,那些倒卖沙子水泥钢筋混凝土的。”
包山立刻反驳,“那些人可不算穷人,他们一个二个的都富着呢。”
王大山冷笑一声,“他们是富,可他们手下那些工人呢?”
包山一时间无法反驳,他想了想,还是不甘的说:"可这种修路根本就是浪费国家资源!路修了又挖,挖了又修,质量差得离谱,这不是坑老百姓的钱吗?"
王大山苦笑:"道理谁都懂,可现实就是这样。县里那些包工头哪个不是地头蛇?他们手底下养着一大批打手,普通工人敢说个不字?再说了,工钱虽然被克扣,但总比没有强。"
肖北望向窗外,几个皮肤黝黑的工人正蹲在路边吃盒饭,他们的手上布满老茧,裤腿上沾满泥浆。其中一个年长的工人似乎察觉到目光,抬头与肖北对视了一眼,又迅速低下头扒饭。
包山冷哼一声:“可他们赚的都是扶贫款的油水!国家拨给贫困县的钱,就这么被层层啃食,真正用到路上的能有三成?”
“三成?” 王大山苦笑着摇头,“能有一成算是良心工程。修好的路不到一年就坑坑洼洼。省道县道被暴雨冲垮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没办法,牵扯的人和势力太多了,还有道路承建商,你觉得他还算是商人吗?”
包山疑惑,“不是商人是什么?”
王大山啐了一口,“他们手里有钱,上面有人,下面一帮打手。你说呢?他们会甘于只当个商人吗?他们掌握巨大的资源,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甚至本人已经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包山不再说话,肖北也沉默了。
王大山说的是事情,这些开发商的势力恐怕不止是县里,怕是早已延伸到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