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建设新家(第1页)

想到这里,杨志远从麻袋里掏出两个土豆,两个地瓜递给杨大川。

“大川哥,一直麻烦你,怪不好意思的,你回家休息吧,我自己收拾收拾,我要赶时间,我要尽快把弟弟妹妹们接过来,晚上就住这里了。”

“不是,志远,我哪好意思拿你的粮食,再说这里哪能住人,晚上还不能把你冻坏了,不行,不行,晚上去我家住。”

这时候树皮,草根,玉米皮,玉米秸,玉米芯,稻谷壳还有一些藻类都可以称之为代粮。

别提土豆和地瓜了,放在现在都是极好的。

说着要拉杨志远去他们家住,杨大川很实在。

一番相让,杨志远从麻袋里抽出一条棉被:“你看,大川哥,我一路就这么走来的,放心,晚上我在点上一堆火,周边又不缺柴火。”

杨大川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杨志远的麻袋。

心里想,这麻袋还挺能装哩。

见杨志远怎么也不去只好道:“那行吧,你晚上可得注意点哈。”

“明天早上我来帮忙。”

好不容易把热情的杨大川送走。

杨志远快速打量一下房子,屋顶自己一个人不太好弄。

不过明天有杨大川来帮忙问题不大。

就是没有瓦片,屋里基本上全都空了,用神识探查了一下地下。

也没有什么宝藏之类的。

偶尔也就发现了几块铜钱,不值当的挖。

把屋子里一些泥土还有破碎的瓦片全部收进空间。

这屋子是正房三间,一进大门是堂屋兼职客厅餐厅。

左右两间卧室,东侧卧室里面还有一个炕,不过已经破旧不堪了。

这个容易,自己可以用空间加工石板,石块,空间里有自己一路上收的黄泥,也不缺水。

先盘两个炕再说。

后世杨志远见过新世纪的盘炕方法。

总体上来说,干净,节省柴火,暖和。

还可以从屋子外面烧柴火。

这样屋子里就没有烟火味了。

而且也不用把灶台放在堂屋,这样挺好,他不喜欢把灶台连接卧室火炕那种灶台。

厨房还是在偏房或者厢房比较好。

这毕竟不是平原地带,虽说京城农村房子也受四合院的影响,但是山腰上的除外。

想做就做,先把原来的炕拆干净。

墙体一侧砸出去一块石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