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下,行人如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转了一会的杨志远,又发现了几罐肉罐头,回头换换口味。
还有卖碗筷的,上次忘了买,也可以多买一些。
又转了一会,给弟弟妹妹买了一些吃的玩的还有几个头绳。
杨志远就打算离开,到黑市门口找找老板,谈下生意。
因为不知道黑市老板躲在哪。
只能去出口找看大门的。
看大门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嚣张,不然这买卖还能做的下去。
没找到老板,估计也是躲在幕后。
只找到一个小头目,杨志远卖了一千斤棒子面(带玉米芯)4000块,二百斤面粉(带麸子皮)1000块,五十只野兔800,五只野猪5000,二十只野鸡160,一百斤鸡蛋400,合计收到款项11360块。
不要觉得棒子面四块一斤还贵,黑市如今粮票就合到四五块一斤。
你拿着粮票去粮站买粮食还得再付钱。
当然人是有定量的,可以先吃定量,然后再买高价粮。
像秦淮茹她老公,家里应该就是定量不够吃,然后多去黑市买高价粮,最后可能还是吃不起,槐花就成了遗腹子。
公开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京城市粮票这几年是四块一斤,全国粮票五块一斤。
要记住现在就是60年,这时候有些地方已经受灾三年了。
当然了前期这物价肯定没有那么高。
也是因为灾害已经两年多了,才涨的越来越离谱。
不过这时候京城里很多遗老遗少也有钱。
还有一些保留工资的一些人。
有的人月工资好几千。
像梅老板月工资2100元,其中自有的戏院收入还可以归自己所有,但是剧团收支自理。
还有马老板,月工资1700(还特批YT)。
沪海应该还有很多工资更高的,当然还有很多公司合营的私方经理,一些爱国资本家等等。
几百年的京城,底蕴太丰厚了,很多人有钱也花不出去的。
当然了,百分之九十是没钱的老百姓。
历来如此,现在新世纪也是如此。
就像作者老五,更是如此。
黑市收的价格这么高,人家自然也能卖的出去,别以为人家卖不出去价格。
弄不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