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葱爆海参(第1页)

蜿蜒曲折的小山路上,不仅有杨志远背着老楚还有自行车。

还有背着泥瓦匠工具的杨大川杨二河等五位村民。

这几个人是去帮忙给老楚弄新火炕的。

其实很多四合院不烧火炕,大户人家睡床,屋里点炉子和木炭。

但是这年代年年有很多煤气中毒死亡的。

不烧吧又冷,蜂窝煤也好,炉子也罢,没有好的严密的排烟管道。

那就很危险。

所以为啥老楚见到这个火炕那么高兴的原因。

屋里没烟,干净卫生,关键是暖和性强。

很多东北火炕到了后半夜就冷了,这种炕却可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供暖。

对于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来说简直是福音啊。

关键又特别省柴火,这就是很好的优点。

下了山,来到山口第一个山村,这里就有烧砖窑的村办砖厂。

买了需要的八砖(四四方方,两块厚度才和一块红砖厚度一样。)

炕面需要,其实瓷砖最好了,可惜这年代虽说有了瓷砖,但是瓷砖太贵了,农村很多砖窑又没那技术,这种八砖也薄,不仅可以盘炕,盘灶台,还可以顶替屋顶上的瓦片,屋顶为了排雨,弄个坡度就行了。

(作者家老房子的偏房上面就是这种,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

买好砖,距离太远人家不管送。

没办法,杨志远让老楚带他们先走。

自己找人帮忙,其实就是找个借口,让他们先离开,让老牛车给送到前面出山的路口。

装到了空间,自己从另外一条路骑自行车先回城。

京城杨志远早就打听好了,还有十八家高级饭店不要票。

因为京城自古以来,餐饮业就闻名遐迩,名菜佳肴,应时迭出,烹饪精细,选料考究,滋味各异。

58年之前还有很多老饭庄,能敞开供应,59年因为没有了粮食,很多老饭庄和小摊位没有了材料来源相继关门。

一些国营饭店还可以勉强维持。

59年底,周边城市像津门,冀省省会,幽州等提前开始了城市饭店也要收粮票。

结果很多人有钱没票的坐车进京专门吃饭。

因为京城的国营饭店还不收粮票只收钱。

这可好了有些人从晚上吃了,继续排队早上吃,然后再排队中午吃,又排队晚上吃。

还有很多是全家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