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秦锐锋的话,李浩然直接拿起纸笔,现场给秦锐锋手搓一个行动方案。
“锋哥,我觉得作风建设提升行动,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优化为民作风,回应民生诉求,实施民生工程,可以简称为‘三民行动’!”
“首先是优化为民作风,说简单点,就是优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作风。这就要从制度执行层面开刀了。
其实,我们县乡两级政务服务机构,都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两项制度,但在制度执行层面,大部分执行效果都不太好!
大部分工作人员在接到群众咨询时,往往就是让群众自己去找某某部门,有时候群众根本不知道某某部门的具体位置,导致老百姓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对!
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首问责任窗口”,对于不清楚办事窗口、办事流程的群众,可以直接问“首问责任窗口”,由“首问责任窗口”的工作人员负责将不清楚的群众带到相关部门,并且相关部门接受业务之后,才算完成首问工作才。
还可以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原则上安排纪委书记或者纪委工作人员对接群众诉求,明确规定简单事项当场办结,复杂事项七个工作日内必须给出解决方案或者解释方案。
同时,实行干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制度,所有公职人员的工作照片、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都张贴在办公场所显眼位置,接受群众监督,也让大部分群众一眼就能看明白,他想办的事情该找谁去办理。
制度上要完善,政务服务大厅的环境同样要完善,要增加群众休息区域的面积和座位,要增加便民服务的设施,比如充电线、纸、笔、工具箱、医疗箱等等,最重要的是增加政务服务大厅的公共打印复印一体机,让老百姓复印证件、复印资料当场就能办理,不用再到政府外面到处找文印店花钱复印。
从这些方面着手,就可以进一步降低群众办事的难度,提高群众的办事满意度,群众满意度高了,我们优化为民作风的效果也就显现出来了。”
“其次是回应民生诉求,其实,县里也已经开通了书记信箱、县长信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等渠道,不过效果确实不太好。
书记信箱、县长信箱的问题,全是工作人员在回复,“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几乎成为电话转接处,所有诉求电话全部都转交给了地方去回复,地方摆平问题的方式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稳住反映问题的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