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招商的前提是,我们的服务让已经在涪江落地的企业感到非常满意,并且以商招商是有真金白银的奖励或者优惠政策,别人帮我们招商!
只要本地的龙头企业愿意招商,企业的口碑比我们召开招商推介会管用十倍。”李浩然加重语气,“京东方在涪江扎根十年,上下游企业都信他们的判断,所以才会陆陆续续跟进投资,抱团发展。
如果我把‘以商招商’的办法搬到涪江市来,我计划建立‘招商合伙人’机制,让京东方、惠科这些龙头企业参与到招商引资项目评审中来,只要成功引进相关企业,我们都可以在现金或者税收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和新进企业较大优惠力度,让他们愿意帮政府招商,而且真心实意地招到项目。
不过,招商不能只靠‘ 引进来’,更要‘留得住’。我回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每个签约项目配备一名‘服务专员’,从注册到投产全程帮办,解决企业的难题,让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王丽华微笑着点点头,看着李浩然,道::“你这些想法很具体,思路很清晰,看来是做足了功课。经济合作局局长这个位置不好坐,对上要对接省上的政策,对下要协调各县区的资源,还要跟企业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定期要拿项目来说话。
要是没有引进新项目,任你说破天去,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没有办法。
在这里,我代表组织,给你三个提醒:一是守住底线,招商不是卖地卖政策,每一分优惠都要算清投入产出账,决不能引进高能耗高污染的“两高”项目!
二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经济合作局里老同志多有经验,年轻人有冲劲,要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形成招商引资的合力!
三是顾全大局,你要做好统筹协调,各县区不能搞内讧抢项目,要形成‘全市一盘棋’ 的格局。”
李浩然郑重点头:“请部长放心,我一定谨遵教诲,努力做好大家的工作!”
王丽华点点头:“走吧,我陪你去经济合作局,跟同志们见个面。”
“啊?现在就去吗?”
“嗯,现在就去,我早就让人通知了经济合作局的分管领导,十点召开干部送任大会,这会儿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就过去了吧!”
“好的,听部长的安排!”
市经济合作局就在市政府大楼二楼,一楼是市信访局,主要是接待群众的。
两人要想从市委组织部到市经济合作局,最佳的交通方式就是直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