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挂了电话,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厚厚的资料,这是李浩然最近利用情报系统,搜集的清源固态电池的资料。
之前李浩然也安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帮忙搜集资料,但搜集到的资料非常有限,李浩然只能亲自出手,依靠情报系统来搜集。
这厚厚的一叠资料,从高管履历到技术瓶颈,从供应链痛点到扩产需求,甚至连联合创始人周清源的个人偏好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情报系统显示,清源固态电池去年因为隔膜供应不稳定,导致首款固态电池延迟上市,今年一直在寻找能稳定供应耐高温隔膜的合作伙伴。
更关键的是,清源计划在西南布局生产基地,但苦于没有完整的上游配套,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清源固态电池所需要的,正是涪江市所拥有的,涪江市现在的条件,完全符合清源固态电池的布局需要。
这次去见周清源,正好可以把川能新能源、东材科技、涪江锂电三方联合实验室的测试报告带上。
同时,李浩然又让工作人员找市发改委,要了一份刚刚出台的《涪江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红头文件。
《规划》里明确写着,未来五年,涪江市财政将累计投入100亿元,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从正极材料到电池回收,形成闭环布局。
这份规划和三方联合实验室的测试报告一起带上,到时候拿给周清源看,让他知道,涪江市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停留在纸面上、PPT上,而是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探索和实践,也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撑。
......
几天后,李浩然带上分管副局长、责任科室的科长,和王川一起前往魔都,参加新能源峰会。
魔都的新能源峰会现场人头攒动,峰会的规格很高,国际国内著名的新能源企业,大部分都来参加了。
比如宁王、迪子、中创、亿纬、国轩、蜂巢、LG等等锂电池老牌企业,当然,也包括清源这样弯道超车的固态电池新势力。
李浩然跟着王川走进峰会会场VIP休息室时,周清源正坐在沙发上喝咖啡,他头发花白,年约五十,身穿一件白色POLO衫,深色休闲裤,白色运动鞋,给人一种闲适之感,却也不掩商业大佬的锋芒。
此刻,周清源手里正拿着一本《固态电池技术白皮书》,微微皱着眉头,一副思索之状。
王川看了对方一眼,朝李浩然点了点头,然后率先走了上去:“周总,好久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