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找个工作(第1页)

随着十几家央媒和省级媒体的接续报道,在春节前的这二十多天里,小河乡的名号频频在电视、报纸、网站上曝光。

秦锐锋也代表小河乡党委,频频在全市、全县的各类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风头可谓一时无俩!

不过,基础设施完善了,最终还是要促进经济发展,才算发挥出了效果。

趁着过年前的这段时间,李浩然凭借着前世的记忆,一点一点梳理着在小河乡成功的产业。

首先就是青梅种植产业,这是前世在小河乡实实在在发展成功的项目,投资的老板是粤东人,李浩然把对方的基本信息收集齐全,只等秦锐锋同意,他就去招商引资。

其次就是乡村旅游产业,小河乡的环境优美,夏季相对凉爽,即使没有开发,夏天也有不少游客驱车过来游玩。

现在路修好了,正好可以招引或者培育一些乡村酒店、农家乐之类的经营主体,带动本土老百姓就业。

最后就是在土地流转上做文章,不过农业并非他分管的领域,他就暂时不操心了,免得被人说他手伸得太长,影响班子团结。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李浩然作为党委班子成员,还需要完成不少党委安排的其他工作。

比如分管领域和联系村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安全检查工作,联系村的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慰问工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工作,脱贫攻坚联系对象的过冬工作,陪同上级对口部门看望联系的贫困户等等。

每到一户老百姓家,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对李浩然非常热情,又是搬凳子,又是端茶倒水,还有的老百姓把家里的干花生、干缸豆之类的送给李浩然,表示感谢。

虽然李浩然统统没接受,但却被老百姓们最淳朴的感谢方式所感动。

他提出的小河乡“基础面貌提升年行动”,虽然有为自己创造政绩的想法,但这个政绩绝对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对老百姓有实实在在好处的民生工程!

这一切,老百姓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夸在嘴里的!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李浩然觉得这半年的奋斗,都值了!

连续几天的慰问,将自己需要慰问的困难群体全部跑完,时间终于来到了年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感觉每年都是这样,不到最后一刻,就不会清闲下来。

今年也是一样,直到除夕前一天的下午,机关大院里的车少了、人少了、说话的声音少了、来找政府要工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