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另辟蹊径(第1页)

陆纪览面色肃然:“家父在朝为官时,因直言进谏,触怒先帝,全族老小皆下狱问罪,择日便要斩首示众。”

“所幸大王出手相救,方才逃得一命,流放边疆。”

“后来,先帝驾崩,大王将我召回,委以重任。”

“此等大恩,我必誓死相报。”

许晋不胜唏嘘,却又无话可说——他与陆纪览数年未见,着实不知。

既是救命,又是知遇之恩,纵然粉身碎骨也当报答。

陆纪览郑重道:“贤弟,天下群雄,无不重视门第出身,你我家道中落,只是寒门庶族。”

“如今,齐王知人善任,不以出身论英雄,正是我等效力之时。”

“何不与我一起,辅佐齐王,扫平群雄,一统天下?”

许晋暗叹一声,只能应下,静观其变。

……

且说泾州、安定城,府衙之中。

高楷正于前堂理事,忽一抬头,向西南望去。

两道黑气,飘然而来,欲侵蚀大鼎。

“这是……岐山、陈仓二道,有敌军突袭?”他不由吃了一惊。

看来,董澄不甘寂寞,派遣大将出兵,想要断他粮道,攻他驻地,逼他撤兵回返。

“釜底抽薪,倒是一招妙棋。”高楷不由暗思,“只是,究竟何人,设下此计?”

想了想,他唤来唐检、严光远,叮嘱道:“唐检,传令兴仁,让他派遣州中兵卒,到黄花县守御,小心陈仓道伏兵。”

“严老将军,有劳你前往上邽镇守,防备齐军突袭,断绝祁山粮道。”

唐检、严光远皆大吃一惊:“祁山、陈仓二道有敌军突袭?”

高楷微微颔首:“有备无患。”

“齐军既为突袭,兵力必不甚多,可据城坚守,莫要擅自出击。”

“是!”两人匆匆去了。

徐晏清面露惊诧:“此为釜底抽薪之计,堪为巧妙。”

毕竟,粮道若断,驻地失守,即便四万大军,也如一盘散沙,崩溃之日不远。

杨烨眸光一闪:“微臣听闻,董澄派遣王宗仁,率大军至雍县,守御岐州。”

“此计想必出自于他。”

徐晏清微微摇头:“我曾游历长安,与王宗仁有一面之缘。”

“此人擅长领兵作战,却短于计谋。”

“这釜底抽薪之计,必是他人所献。”

“来而不往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