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唐检眼见董澄死于乡民之手,不由笑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正如主上之言。”
又见乡民痛惜耕牛惨死,个个哀戚,便交代道:“鸿乡民众无辜,遭此横祸。”
“你取百贯钱,交予里长,好生安抚一番。”
“是!”一名校尉连忙应下。
……
天佑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赵喆率众,攻破启夏门,第一个进入长安。
高楷听闻,大笑道:“赵喆,不愧将门虎子!”
从此,三军将士皆称赵喆为赵虎子。
天子被杀,董澄逃走,长安城本就乱作一团。
启夏门一破,一众军民再无抵抗之心,纷纷跪地投降。
赵喆抢了头功,诸将不甘示弱。
马规元、哥舒浩经明德门,鲜于通、元整过金光门,八万大军,齐聚朱雀大街。
不多时,高楷自春明门,率众七万,过万年县诸坊、东市,来到皇城、朱雀门外。
十五万大军令行禁止,所过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城中军民见此,逐渐放下心来,忍不住称赞:果然义军!
高楷站在众军之前,环顾众人,沉声道:“敬德、光焰,你二人镇守皇城,敢有趁机作乱,烧杀抢掠者,一律军法处置。”
“遵令!”
“其余诸将,肃清长安、万年二县衙、诸坊、东西二市,把守四方城门,恢复秩序,安抚百姓。”
“遵令!”
“杨烨、晏清,你二人接管各府衙,收拢户籍图册、律法文书,经史子集,库藏文献。”
“遵令!”
“崔皓,有劳你召集朝中文武,待来日,我一一接见。”
“遵令!”
诸事交代完毕,高楷率众,经朱雀门,踏入皇城外朝。
……
此刻,万年县,牢狱中诸多囚犯,趁城中大乱、狱吏不知所踪,一个个逃出生天,来到东市,一番打、砸、抢。
却不曾想,惹来高军士卒镇压。
这些囚犯,大多是地痞流氓,欺负小老百姓,绰绰有余,对付军中厮杀汉,却不够看。
一个照面,便死得七七八八,余者见状,慌忙四散奔逃。
其中数人不知不觉,经平康坊,来到皇城。
恰逢夏侯敬德、李光焰二人奉命镇守,见了这些罪囚作乱,当即下令射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