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叹道:“鸾儿不必安慰我,我却知晓,楷儿此次出征,怕是吉凶难料。”
见敖鸾面露惊讶,她喟然道:“昨日夜里,你姑父托梦,说楷儿有此一劫,让我设法相助。”
敖鸾恍然:“原来如此。”
她却是忘了,姑父虽在冥府,却得国公之位,可入梦示警。
杨皎急切道:“阿耶有何良策?”
张氏看向薛采薇:“此事,须得薛将军助一臂之力。”
“我这便修书一封,请阿耶出兵。”薛采薇忙道。
“慢来!”张氏制止,“我等皆是深宫妇人,出兵之事,还需与朝臣商议,再作定夺。”
毕竟,出兵打仗涉及方方面面,绝非一句话这么简单。
“阿娘说的是!”薛采薇面露惭愧,“是我莽撞了。”
“无妨,你也是关心则乱。”张氏温声道。
她转而吩咐:“兰桂,请窦仪、萧宇、沈不韦三位郎中,至武德殿一见。”
她为高楷生母,秦国太夫人,自然有权召集朝臣。
“是!”兰桂匆匆去了。
一刻钟后,武德殿中,张氏端坐玉榻,身前悬着珠帘,沉声道:“你们皆是我儿肱骨之臣,如今,他身陷险境,还请诸位相助。”
她起身深施一礼。
“使不得!”三人连忙下拜,“不敢当太夫人大礼。”
窦仪郑重道:“主上委以重任,将长安城军民托付于我等,自当尽心竭力。”
“为主上排忧解难,乃分内之责。”
萧宇附和道:“窦郎中所言极是。”
“我等三人早有商议,救主上于水火之中,还请太夫人定夺。”
高楷困于稷山城,他们同样忧心,正议定一策,预备入宫请张氏示下。
张氏忙道:“你们有何良策,尽管说来。”
沈不韦拱手道:“太夫人,我等计议,请薛将军率兵,解稷山之围。”
张氏面露喜色:“这倒是巧了,我正有此意。”
倒是不谋而合。
当下,众人议定,传令薛衍,命他率兵三万,直奔绛州。
……
且说都畿道、洛阳、豫国公府。
王玄肃感慨道:“高楷困于稷山城,动弹不得,怕是凶多吉少。”
“论统兵作战,终究是刘竞成,更胜一筹。”
皇甫懿赞同道:“高楷热衷于弄险,四处出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