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大营,帐内,刘竞成听闻禀报,看着绢布上十余个大字,只觉无比刺眼。
“竖子,竟如此辱我!”他抓起绢布,一把撕得粉碎。
“既不愿降,待城破之时,屠城三日,鸡犬不留!”
群臣皆无异议。
接下来三日,暴雨如注,刘竞成决定死磕到底,率大军将四方城门团团围住,便是一只苍蝇也休想进出。
“外无援兵,纵然你有些许粮草,又能撑到几时?”刘竞成神色冰寒。
“高楷,孤便将你困在城中,亲眼见你活活饿死!”
“再踏破长安,毁你宗庙,诛你三族!”
只有这样,才能稍稍洗刷耻辱!
冯睿心中暗叹:大王被仇恨蒙蔽双眼,殊不知,将士们亦然疲惫不堪。
这一月以来,堆土山、挖地道、造吕公车、改道汾河,昼夜不休,轮番上阵。
将士们皆是血肉之躯,怎能承受这无休无止的驱使?
更何况,攻城之法尽皆失败,无一奏效,以致士气沦丧,人人怨声载道。
连日大雨更雪上加霜,使数千之众感染风寒,有愈演愈烈之势。
大营之外,尸体堆积如山,恶臭扑鼻,甚至,隐约有爆发疫病的迹象,牵连全军。
群臣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却无一人敢劝。
只因上一个劝谏之人,脑袋正高悬于辕门,死不瞑目。
“大王便如输红眼的赌徒,不扳回一局,绝不甘心。”冯睿喟然长叹。
“只是,军心涣散,再强行驱策,必有哗变之忧。”
念及此,他修书一封,交予一名亲卫,目送他钻入浓浓夜色之中。
“事到如今,惟有张钊,方能劝说大王罢兵。”
他虽嫉妒张钊,却不得不承认,此人有勇有谋,远胜于他。
倘若张钊在此,大王绝不至于连番失利,毫无寸进。
待来日,一旦事有不谐,若得张钊增援,也可救大王于危难之中。
……
稷山城中,县衙内,高楷沉声问道:“还有多少粮食?”
这旷日持久地对峙,不光赵军士卒强弩之末,秦军亦疲惫不堪。
他虽然让宇文凯提前运来一批粮草,却也支撑不住天长日久地消耗下去。
总有告罄之时。
宇文凯神色凝重:“主上容禀,城中粮食消耗甚巨,至多供应三日。”
“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