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睿不甘心道:“高楷诡计多端,最擅长四处出击,让人疲于奔命,再各个击破。”
“又有奉宸司为爪牙,刺探军情,掩盖行迹。”
“恐怕难以将他堵截,挡在赵国之外。”
张钊胸有成竹:“依末将愚见,他必亲率兵马,经龙门,屯兵于柏壁,窥视正平城。”
“拿下正平城,便可直奔晋州。”
“兵法云:致人而不致于人,他想让我等疲于奔命,我等不妨将计就计,前往柏壁设伏,将他一网打尽。”
“好!”刘竞成大笑一声,“擒贼先擒王,此计甚妙!”
当下,召集三万大军,直奔绛州——至于陕、怀二州,和高楷麾下五道比起来,不值一提,丢了也不可惜。
何况,窦至德兵临洛阳,王玄肃龟缩不出,只能固守,毫无还手之力。
赵军逶迤而行,忽一日,至闻喜县东南三十里,汤王山。
这里是中条山南端最高峰,层峦叠嶂,风光秀丽。
刘竞成心血来潮,至山顶汤王庙祭拜一番,希冀此行能灭秦兴赵。
这时,闻喜县令拱手道:“大王,绛州广为流传,汤王山北麓有得道高人隐居,其神通广大,算尽天下事,无所不应。”
“大王何不延请高人出山辅佐,共谋大事?”
冯睿赞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有高人在此,大王不可错过。”
刘竞成摇头:“一统天下倚仗的是文德武功,而非法术神通。”
“况且,道士和尚既然破门出家,理当清修自守,何必贪恋红尘,插手世间之事?”
闻喜县令不甘心道:“大王,这高人道号希言,自称散人,来自太行山道门大派,修为高深。”
“即便无意招揽,也可请他算一卦,占卜此战吉凶。”
刘竞成断然否决:“既然希言,何必多说?”
他一向自恃文韬武略,熟读儒家经典,信奉子不语怪力乱神,不喜道士和尚,以为其等蛊惑人心,为祸不浅。
自起兵以来,屡有高人投靠,他一律敬而远之。
闻喜县令无言以对。
张钊称赞道:“大王真知灼见!”
若倚仗法术神通,便可进取天下,哪有武将立身之地?
待刘竞成率军离开,闻喜县令叹道:“有负散人所托,某实在惭愧!”
话音刚落,一道道清气凭空而落,逐渐汇聚成一个羽衣星冠的道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