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殿内谈话(第1页)

四海龙宫均有安排优秀的后辈龙族来须弥山拜师,北海龙宫这些人只是第一批,西海龙宫离得近,想必也该快到须弥山了,南海和最远的东海龙宫怕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赶到。

说起拜师的事情,自须弥山大开山门后,接引、准提将所收弟子分为几种。

第一种是亲传弟子,缘分深厚、资质绝佳,与他们两人有着相同的追求,这是传承二人衣钵的,也是两人最看重的弟子。

第二种是内门弟子,缘分较深,资质不错,可以光大山门,为教派开枝散叶的弟子,两人也比较看重。

第三种是外门弟子,也叫记名弟子,缘分浅薄,资质一般,一般是用来传播教派理念,扩大影响力的,这种不会收到太大重视。

还有一种是偶然听过他们讲道的,这种虽然会被对方称作老师,实际上却是不会认同的。就如同鸿钧老祖三次讲道,除了他亲自收的六个徒弟,其他听到的众人可算不得他的弟子,双方通过气运做了一次交易罢了,最终众人认同鸿钧老祖道祖的身份,以自身气运助其登位,偿其讲道之恩。

此时的西方教内,亲传弟子有姜云、药师、弥勒、地藏,内门弟子有大势至、日光、月光以及紧那罗、法戒、虚空藏等十来人,其余弟子均为外门弟子。

四海龙宫送来拜师的那些龙族子弟,到时候基本都会挂做记名弟子,接引让姜云等西海龙宫的人到齐之后,再安排个合适的时间,让他们一并入殿拜师。

为了提高这些普通弟子的积极性,姜云向接引、准提提了一个建议,在西方教内部引入积分考核的制度,一些资质不太出色的外门弟子,如果对教派做出了不凡的贡献,积分积累足够的话,可以赐予一些洗炼根骨的宝物,同时将他们收入内门。

对于这样可以开辟出一条普通弟子向上的通道,让他们对于教派的发展更加上心,同时也让内部保持新鲜血液的注入。

就着这个问题,接引、准提拉着姜云商量起他们对西方教内部机构的一些想法。

听了姜云对办事处的构架,他们俩才发现,如今的西方教之中,仅有通过重视程度,在教内定了弟子等级,而没有设置具体管理的组织结构,这样的教派是松散的。

他们参考办事处的组织结构,决定在教内也设置对应的机构。

首先是藏经殿,这是最重要的机构,没有之一,整个教派的传承所在。

传功殿在教内没有必要建立,亲传弟子和内门弟子人数很少,通过二人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