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来到李承乾归来之后,第一次朝会。
李象穿上了自己的皇子官服,在侍者的引导之下,来到了等待的群臣前方。
看到突然出现这么个青年,还被侍者引导着站在了前面,群臣先是一惊,再确定对方衣服上的图案是龙形,并且拥有四爪后,大家瞬间明白了。
没有想起来的人以为,这是李世民的某个孩子。
想起来的人瞬间明白,这应该是那位,都快要从记忆中遗忘的,李承乾的庶长子。
只是,为何一个庶长子,今天跑到这里来,看这样子还要跟着一起上朝,他们就不明白了。
要说是嫡子的话,这代表着上朝听颂,更或者册封太子什么的。
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李承乾做事往往出乎预料,而且他们也管不了,只能在心中猜测。
当然,没有任何一人说话,因为在这个地方乱讲话,是属于破坏纪律的行为,会被记小本本的。
被记了小本本,这后果就可大可小。
如果皇帝不在意,那就屁事没有。
如果皇帝在意,就凭着这一条,就足够降职了。
还有别的事情的话,贬官甚至砍头都有可能。
李象感觉如芒在背,但他腰背挺直,目不斜视,直直的看向了台阶上方的含元殿。
虽然他心中很忐忑,但他一点都没表现出来。
伴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一声钟鸣之后,百官开始登上台阶。
李象也随之起步,始终保持着比房玄龄低半个身位的距离。
他是皇子,按理来说在身份地位上,是比房玄龄这个宰相要高的。
可他是庶子,而不是嫡子。
并且,除了规矩之外,也得顾及一些人情。
因此,他是走在房玄龄侧后方的。
如果是嫡皇子,那就可以跟房玄龄平齐走。
如果是太子的话,就有资格站在房玄龄前面了。
相当于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梯队,并没有跟百官混在一起。
百官步入含元殿,按照自己原本的站位站好,李象则是在侧后方一些。
听讼,这个名字就可以表明,只需要带耳朵,没有资格发表意见。
想要发表意见,必须是参政。
当然,如果皇帝临时提问,那就可以发言,否则就相当于一个隐形人。
李承乾跟李象说得很清楚,他只需要站在这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