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心头一松,感觉李承乾好像是让步了。
只是放一些杂书么,这好像没什么问题。
大唐这个时代,属于是封建和开放并存。
思想的确在一步步变得封建,这是在整个封建王朝大一统框架之下,三观重塑加上一代代叠加而成。
但这个时代,偏偏因为之前的五胡乱华,后来又出了个隋文帝,以至于在政策和各方面,都跟外界有着长期的交流。
五胡在进入华夏之后,跟华夏的交流之中,自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东西,对原本的封建思想造成冲击。
这种情况下,各种所谓蛮夷带来的东西,让这个时代的人,即便是平民都有几分见识。
就在这种双重矛盾之下,民间也算百花齐放。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后来的诗仙和诗圣等人。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和无米之炊。
没有那样的环境,就孕育不出那种存在,这是必然的。
因此,在大唐这个时代,民间杂书一点都不少。
被李承乾吓了一跳的他们,一时间脑子没太灵光,所以没有想得太深入。
他们已经忘了,当初李承乾也是退了一步,应允他们女子不能做五品以上的官。
结果现在呢?
先说要掀翻房顶,最后却只要求开一扇窗,就变得容易多了。
“陛下英明!”
有人嘴快,在李承乾收回帝王威势之后,下意识就奉承起来。
这个口子一开,脑子还有些迷糊的百官中,一部分也跟着迎合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剩下的人,就算渐渐回过味儿来,脸色变得铁青,也不敢再反对。
当文官差不多集体反对的时候,他们不怕李承乾,因为李承乾不可能把他们全砍了,那样整个朝廷都得停摆。
可当只有少部分人反对的时候,那他们就会成为众目之魁,随时可能被格杀勿论。
他们要的是保住自家的传承,可不是要在这里被干掉,好名留千古。
这个时候留名,因为李承乾最后发出的那顶帽子,也会让他们遗臭万年,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他们心中叹气,暗自焦急,可却无可奈何了。
“既然如此,朕这里会提供一些杂书,供应给各地印刷。
各地民间也可以收集各种杂书,汇聚成各地的图书馆,以供百姓在农忙之闲暇,以作打发时光之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