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罂粟之事,州府并未渎职(第1页)

在现在这个时期,刺史每年十月后,都要去长安述职,参加元日大朝会。

这个制度,是从隋朝就开始的,叫做朝集制度。

不过,这个制度,边州或者要州的刺史不参与。

因为边州和要州的刺史,本身就相当于是朝廷绝对信任的。

这个制度,也是为了确保刺史必须要认得皇帝,认得朝中大员。

表面的意思,是为了当面接受来年的政令,避免政令在传递的过程中出错,导致出现大问题。

刺史这个官职,已经相当于是地方的最高长官,类似于后世的省长。

这个级别,都可以称之为封疆大吏了,在小心都没错。

只不过,这封疆大吏也有大有小。

最小的州府,一般也就两万户左右,大约八到十万人,也就当人家大州府的一个州城。

所以,薛仁方是认识李承乾的。

在贞观时期,为了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李世民甚至把所有刺史的名字,还有他们所掌管的州,全部写在身边的屏风上,以便于时时查看,回忆一下。

毕竟大唐的州府太多了,那可是整整三百六十个州。

薛仁方这一跪,把其他跟着一起来的人吓了一大跳。

等反应过来之后,也是立马就跪下,高呼——陛下万年!

他们当然是没有见过李承乾的,但他们不怀疑。

毕竟这种事情,没有人可能会造假,何况还是堂堂的刺史。

再说了,换到往常他们可能不相信,李承乾这个皇帝居然跑到他们这地方来了。

可今年不一样,皇帝确实出来微服私访来了,这事各地都是知道的。

这些情况叠加起来,没有一个人怀疑,大家瞬间就跪了。

本来在这个时期,除非是特殊庆典或者自认为犯了必死的大罪,否则也没必要跪皇帝,最多弯腰到九十度。

不过李承乾这突然出现,确实是把他们给吓到了,这一惊之下可不就跪下了吗?

“平身!”李承乾淡淡道。

“谢陛下!”

大家缓缓起身,都感觉到李承乾的声音中,似乎蕴含着些怒意和冷意,大家心里都纷纷猜测起来,也忐忑不安起来。

“带路!”

薛仁芳微微一愣,随后明白过来,赶紧引路,把李承乾等人,引向平时办公的大殿。

来到大殿之后,李承乾毫不客气地坐上了主位,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