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民心所向剑锋所指(第1页)

晒谷场上的积雪被踩成了黏稠的黑泥,混合着稻草屑和烟蒂。三百多名代表挤在临时搭建的芦席棚下,呼出的白气在棚顶结成细密的冰凌,偶尔有融化的雪水滴落在人们肩头。陈长安站在磨盘改成的讲台上,背后挂着幅泛黄的手绘华北地图——五个县城被红圈标注,每个圈旁都钉着个小布袋,布袋下方用炭笔写着触目惊心的数字:平安县(死难者427人)、青石县(焚毁房屋203间)...

"乡亲们。"他敲了敲磨盘边缘,铁器相击的脆响让嘈杂的人群安静下来,"今天咱们用黄豆投票。"他从兜里抓出一把金灿灿的豆子,豆子从指缝间滑落,在磨盘上蹦跳着发出清脆的声响,"一粒豆子就是一条命。先打哪座城,你们说了算。"

人群骚动起来。留着山羊胡的老村长颤巍巍起身,他的棉袄肘部打着补丁,补丁上还残留着暗褐色的血迹:"陈同志,俺们庄稼汉哪懂这个..."

"您懂。"陈长安三步并作两步跳下磨盘,扶住老人青筋凸起的手腕。他指向地图上平安县的位置,那里的红圈比其他地方都要粗,"上个月初七,您亲眼看见鬼子把七个村子的水井都填了,是不是?"

角落里突然传来压抑的啜泣声。裹着破棉袄的刘寡妇蜷缩在条凳上,正摩挲着怀里的小布包——油渍斑驳的蓝布裹着她男人被烧死时攥着的半把焦麦,布包边缘已经被摸出了毛边。

投票开始后,李云龙猫着腰钻到陈长安身边,他军装上的硝烟味还没散尽:"老陈,真让老百姓决定?万一选个难啃的硬骨头..."话音未落,他的目光突然被一个身影吸引——个缺了右手的青年正用左臂夹着粗瓷碗,碗里的黄豆随着他蹒跚的脚步沙沙作响。

青年在标着"平安县"的布袋前停下,小心翼翼地倾斜碗口。黄豆滚落的声音像下雨,有几粒蹦到了地上,他立即蹲下用残臂和左手一粒粒捡起,连沾了泥的都不放过。

"那是赵铁柱。"陈长安声音发紧,"平安县大扫荡时,他为了护住地窖里的三个孩子,右手被军刀钉在了门板上。"他的目光移向正在倒豆子的几个妇女,她们合抱着个陶罐,倒出的豆子在地图前堆成小山,"陶罐是李家庄的,里面装着全村人凑的口粮。"

李云龙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突然夺过记录本,在"平安县"后面重重画了三条杠,铅笔尖在纸上戳出个洞:"打!老子亲自带队!"

这时人群突然如潮水分开。九十岁的赵老太被孙子搀着,怀里抱着个锃亮的铜脸盆。盆底"光绪年制"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