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部里的紧急会议
独立团团部的煤油灯在深秋的寒夜里摇曳,将人影拉得老长。陈长安披着件打满补丁的旧棉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上那份被反复翻阅的情报,眉头拧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桌上的搪瓷缸里,茶水早已凉透,浮着一层薄薄的茶垢。
"老李,你再详细说说侦察连看到的情况。"他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自从三天前接到第一份异常报告,他就没好好合过眼。
侦察连长李铁柱"唰"地站起身,展开一张手绘的作战地图。地图上的墨迹还未干透,显然是刚刚赶制出来的。"团长,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他用铅笔尖点着太原城周边的几个标记,"晋绥军第35军的两个团突然从忻县移防到阳曲,61军的一个师正在向榆次方向运动。最奇怪的是..."他的笔尖移到太原城南,"19军的炮兵部队昨天夜里悄悄开拔,去向不明。"
团部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参谋长赵刚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阎老西这是唱的哪出?按理说现在应该是休整期..."
"更蹊跷的是鬼子那边。"李铁柱继续道,声音压得更低,"原本在太原外围的四个据点——小店、晋祠、北营和南寒,突然全部撤防,兵力全部收缩到城内。但奇怪的是..."他的铅笔在地图上画了几个醒目的红圈,"这些交通要道和制高点反而增兵了。特别是东山上的观象台,昨天新增了两门高射炮。"
陈长安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砖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他大步走到墙上的作战地图前,平安县到太原这一片被他用红蓝铅笔标得密密麻麻,像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窗外,一阵秋风卷着枯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老赵,你怎么看?"他头也不回地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配枪的枪套。
赵刚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这个习惯性动作说明他正在思考难题。"鬼子收缩防线是假,引蛇出洞是真。"他重新戴上眼镜,声音压得极低,"我怀疑...筱冢义男是想让晋绥军和我们先打起来,他好坐收渔利。"
团部里一时寂静得可怕。外面传来哨兵换岗的口令声,远处隐约有犬吠传来。煤油灯的火焰突然跳动了一下,在每个人脸上投下变幻莫测的阴影。
"报告!"通讯兵小王急匆匆跑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总部急电!"
陈长安接过电报,薄薄的纸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