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突袭至上,直面第八搜索联队(第1页)

整个据点化作修罗场,街道上、碉堡内,日伪军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混着泥土,在炮弹坑中聚成猩红的泥潭。仅仅两个多时辰,枪声便逐渐沉寂,剩余日军死伤殆尽,侥幸存活的也失去了抵抗能力。

硝烟尚未散尽,士兵们撞开物资仓库的铁门,潮湿的霉味混着机油气息扑面而来。

堆积成小山的炮弹箱,木箱上 “九一式”“四年式” 的字样清晰可见。

还好第一时间就让日军的火炮陷入瘫痪,整个据点有8门野炮,30余门迫击炮,真让它们发挥出威力,骑兵师的损失必然大大增加。

击毙日军237人,击毙伪军133人,俘虏伪军3000余人。

骑兵师伤亡不足200人。

煤油灯摇曳的光晕下,3000支 “韩林春” 式备用步枪堆积在一起,算上从伪军手上缴获的步骑枪,约有6000多支;李峰拿起一把放在手上,检查了一下枪身状态。

这应该就是东北军的辽十三步枪了,使用7.92毫米口径弹药。

扔了一把给何祝国,他是东北军出身,对这批枪械应该很熟悉。

随后盘点其他收获,缴获大批战马,其中有300匹东洋马,其余的均是蒙古马。仓库内还堆积着500 余袋面粉、300 桶军粮,200 箱牛肉罐头,铁皮包装上印着旭日图案。

没什么可说的,给大家发罐头。

陈勇带警卫营的人清扫物资,暂时担任后勤负责人。

全面搜查据点内存储的物资情况,这一搜查有了新的发现,在日军负责的核心区内,发现了秘密的军备储藏点。

翻出来7台崭新的无线电发报机裹着防潮油纸,旁边是密码本;还有大量绷带、磺胺药粉和手术器械,正好用来救治伤员。

33年的时候,日军攻占之后,在这里设立了特务机构,估计是当时留下的电台,预备使用。

好东西,电台是好东西,多少都不嫌多。

其余的发电机、油料等,全部清理出来,统一管理。

缴获的枪支、火炮、弹药,分散存储,防备日军飞机空袭。同时严加看管,由警卫营的人统一分配。

机枪等,可以率先分配给部队使用,增强火力。

待修缮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炸毁的火炮,筹备人手,运回归绥军工厂去修缮。

部队全面进入据点内休整,连续三天行军,又来了一波猛烈的进攻,很多人都已经疲惫不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