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接过作战部署表,眼神凝重。
李长官是突然兴起,还是早就做好了进攻计划?
“119师团这支部队是关东军的老牌山地师团,参加过诺门坎战役,擅长在山区打伏击。侦察连在雾灵山、五指山设了观察点,敌军的阵地守备严格,进攻上需加倍小心。”
“我建议为武城集团军增设装甲力量,补充坦克,用于突破重要防线。”
李峰不急不慌,先打一打再说。
主动权在第八战区手上,想打就打,想停就停。
敌军的部署已然明确于心,一是趁日军预料不及,打一个出其不意。
二是想试试这‘陆军之花’的防线到底有多硬,正好验证之前推演的作战计划行不行得通。
至于装甲力量,暂时不用急着加。
武城那边多是山路,坦克开上去,反而会成累赘。
等炸掉鬼子的榴弹炮阵地,打通公路,再把坦克调上来也不迟。
当天夜里,热河西南侧的龙关镇集结点灯火通明。
师长马东洋穿梭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对着地图给各部队分配任务。马东洋是马湛山的当家侄子,从原来的挺进军内提拔上来的嫡系,后经过云中军事学院深造,担任师长职务。
马东洋的名字,寓意马踏东瀛。
李峰的命令下的突然,别说日军没有反应过来,连马湛山都没反应过来。
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把电话打到了马东洋的指挥部。
让他所率领的武城集团军1师,连夜集结,并向日军碉堡展开炮击。
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引擎轰鸣声,侦察连长从车上跳下来,手里攥着一张手绘地图:“师长!好消息,好消息啊。日军蛤蟆口碉堡的鬼子刚换了岗,现在碉堡里只有一半人值守,弹药库就在碉堡群后面的山洞里,咱们要是能把炮弹扔到山洞,说不定能炸了他们的弹药。”
马东洋眼睛一亮,当即调整部署:“迫击炮营把 120 毫米迫击炮调过来,配合山炮营猛攻。另外给北平参谋部发报,我部已顺势展开进攻,目前投入兵力5个营!”
第八战区的突然进攻,打了蛤蟆口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对方防守的力量只有一个中队,利用碉堡火力苦苦支撑。
山炮、迫击炮的威力有限,对坚固碉堡的杀伤力并不足。但一些露头的鬼子,被密集的炮火席卷,夹杂着燃烧弹落下,日军中队损失不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