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莽、马元超和周瑶在被鞑子克制,迟迟无法摆脱他们后,果断合兵一处。
随后马元超和周瑶佯攻,助刁莽率先跳出鞑子有意布下的“缠斗泥沼”,攻向怯薛军,而且和赵安打出了配合。
赵安得知大部分鞑子眼见战场失利,万分果决地弃车保城,快速撤回上都后,也是挺惊讶。
看来统兵之人将各种情况都给考虑到了,让这些鞑子演练得很彻底!
只是仗终究是打出来的。
鞑子们一切唯演练至上,必定是没有灵魂的。
赵安已经传令诸军,先灭了城外的鞑子。
他和刁莽一起率领大军,不断堵截怯薛军,不断切割,斩杀甚众。
追了数十里后,他们已然丢盔弃甲,四处逃散。
两人又率军掩杀一阵,这才勒兵返回。
打上漆王烙印的怯薛军仍旧难逃大败。
当然,确实有可取之处。
他们并没有像赤尔乎所率的五万怯薛军那样全军覆没,也一度给赵安和赵家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刁莽听了赵安的克敌之法后,瞠目道:“在那种情况下,你竟只带百人快攻?赵百品,你有时候真的很邪!古往今来,恐怕也就只有你敢这么干了!”
“我知道这很冒险。”
赵安耸了耸肩道:“但鞑子越是表现得脱胎换骨了,越要将他们打回原形,不然他们会越打越自信!战场之上,信心有多重要,相信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吧?”
“而且那时赵家军需要一味强心剂,需要重振士气,需要重树战意,无论怎么看,都需要我带着一些精兵强将冲锋陷阵,打出气势来!”
华夏古史中,项羽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率领八百骑突围。
赶到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
项羽依然带着他们快战,斩将、溃围、刈旗。
赵安挑选百骑,就是要像他一样击溃鞑子的心理防线。
后来号令大军只斩杀,不突围,更是将这种哪怕身处绝境也要敢于亮剑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将士。
怯薛军过于依赖演练,没能及时应对。
刁莽又增援而至。
他们哪里还有机会?
两人回到上都附近,马元超和周瑶也把负责殿后的鞑子给清理得差不多了。
周瑶看到赵安并无大碍,松了一口气道:“原本上都有十万鞑子兵马,现在估计有十八万左右,只怕更难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