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赵承翊:这一战终于要来了!(第1页)

秋意正浓,天气渐渐转凉。

汴京城的老百姓们,慢慢开始加衣了。

自从颖昌府击溃金人后,黄河以南的地区,基本上都没有了金军的踪迹。

尤其是在赵承翊推动的土地改革后。

整片大地仿佛都充满了活力。

驾!驾驾!

不断有斥候往返城内,将四面八方的情报传递而来。

文德殿内

赵承翊端坐高台前,手中正看着赵鼎汇报上来的册子。

在案台上,摆着两封刚刚从北境传来的消息。

呼!——

赵承翊双手十指相扣,举过头顶,伸了个舒服的懒腰。

简单活动有些僵硬的身体后,立刻又翻开了信封。

其中一封是张宪传来的:

里面主要说明了土地改革的进程,得到了当地很多老百姓的支持。

而且同第一批土改的效果一样,有大量的老百姓希望跟随靖北王。

愿意参军的人数,甚至比南方要更多。

张宪在信中表示,短短半旬的时间,便吸纳了三万青壮百姓。

这些老百姓心里很清楚,眼下这些土地,仍旧被金人控制。

他们分到手里的土地,随时都有可能被夺回去。

所以他们迫切的希望王师北上!

这一波土地改革,在北方替赵承翊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金兀术太轻敌了。

他认为这些老百姓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但是他不明白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可以覆灭一个统一王朝的,从来不是氏族,也不是商人,更不是外族。

而是最底层的百姓!

就是金兀术眼中不起眼的泥腿子,两脚羊。

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可以推翻一切统治!

他们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常凯申的曾发出历史一问:

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

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在常凯申同志看来,当时的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但当时华夏有着四亿人口。

这里面,起码有两亿百姓站在了红色方。

所以表面上是八十万对六十万,实际上是八十万对两亿零六十万。

根本没得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