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不说话了,但脑子里现在嗡嗡的。
赵承翊的这一番话,甚至有些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带着老百姓打地主、豪强。
然后再把土地分给百姓?
这···
虽然从战国时期的孟子开始,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但这也是告诫君主,要爱惜自己的百姓,爱惜子民。
毕竟所有的赋税、农业生产、徭役、军队都需要百姓。
这政策若是真的颁布下去,老百姓岂不是成了主人了?
赵承翊看着还是恍惚的赵鼎,简单解释道:“眼下北地最大的问题,便是组织涣散,控制力弱。”
“而且有大量土地荒废的现象。”
“老百姓也不愿意种地,毕竟谁也不知道,金人的铁骑什么时候又会南下。”
“咱们不光要带着老百姓打土豪,而且还会在百姓里面征兵。”
“老百姓为了保住自己拿到的土地,自然乐于参军。”
“如此,军民才能彻底凝成一股绳。”
“我们在北地的群众基础,才能真正牢靠下来。”
其实不光是打土豪,分田地。
赵承翊后期还要举行义务制教育,将整体的国民素质提高。
尽管古代有许多愚民的政策。
一些统治者认为,只知道种地的老百姓,才是最稳定的。
这句话不错,但是目光太窄了。
若是世界仅仅局限在华夏,资源有限。
上位者的确需要愚民,来让百姓为自己劳作、奉献一生。
可这个世界很大!
只有国民力量增长起来了,赵承翊才有资本向全世界扩张。
将汉人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
至于后面的劳作、生产,世界上有的是人···
“王爷,臣目前还是不能理解。”
“但臣支持王爷的作法!”
赵鼎对于如此超前的思维,自然理解不了。
不过他并没有反对。
自打跟着靖北王起,赵鼎便明白一个道理。
跟着王爷的思路走,不会错。
赵承翊满意颔首,又看了眼其他人。
众人皆表示支持。
“张宪!”
“末将在!”
“京东东路、西路由你负责!”
“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