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
朝阳照在城头,照在修缮城墙的民夫笑脸上。
城墙的修缮工作,在赵鼎的指挥下,进行得如火如荼。
“王爷!”
“王爷!”
城头上传来此起彼伏的声音。
用过早膳后,赵承翊便带着赵鼎、陆宰等人,在城头巡视。
不断有人向这边行礼。
“赵相公,城中的人口数统计出来了吗?”
赵鼎站在一侧,脸上有些许的疲倦,但眸子中却异常亢奋。
对于从高位被罢黜,又重新得到重视的赵鼎而言:
赵承翊的信任,是他的精神动力。
“回禀王爷,大体的人口已经有了,约莫在五十四万。”
“具体的数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好!”
赵承翊满意颔首,继续往前走着。
高大的城墙上,有密密麻麻的民工正在用一种很新的东西,加固修缮城墙。
这种很新的东西,叫做水泥。
在南宋时期,其实是没有水泥的。
类似于汴京城的建造,用的是糯米汤混合石灰砂浆。
这样的建筑物同样坚固,但同水泥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赵承翊这些天,结合自己现代的一些知识,鼓捣很久,终于将水泥给弄了出来。
此时,这些水泥已经被运用在了城墙的修缮和加固上。
效果异常显著。
一路上,修筑工事的民工,看到赵承翊一行人。
都停在手里的活计,站在原地向赵承翊行礼。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这位靖北王。
若不是他,这些民工现在恐怕还在四处流亡,随时面临着被金人屠戮的风险。
而现在跟着王爷,每天都有饱饭吃。
用从早到晚的劳动,来报答王爷,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其实不止是从早到晚,哪怕是夜里,整座汴京城都在忙碌着。
全城百姓,都在进行三班倒计划。
用赵承翊的话来说,这叫战时安排。
也就是说,眼下面临着打仗,所以如此安排。
往后和平了,自然就取消了。
再次进入汴京城后,赵承翊做了很详细的规划:
首先是分工!
将军事和政务分工:
由岳飞统领,张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