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事已至此···”
秦桧滴溜溜转着眼珠子,琢磨道:“靖北王谋反,已成既定的事实。”
“但从使臣的答复上看,岳飞应该没有直接参与。”
“或者说,岳飞目前不会直接对抗朝廷。”
“嗯···”
赵构板着脸,冷言冷语道:“秦卿有何良策?”
唰!
秦桧眼眸中闪过一抹狠厉,以手作刀,在空中划下。
而后正色道:“官家,眼下应该彻底断绝岳家军的粮草。”
“同时传令张俊,一旦岳飞后撤,立即卸掉其兵权。”
朝廷对岳家军的粮草供给,在两个月前便已经陆续断了。
这点自然不必深谈。
“可若是金人趁机反扑,该如何?”
皇帝赵构神色凝重,他并不是在担心北地的老百姓,而是担心临安城暴露在金人的铁蹄下。
“目前北伐军,已经取得了足够的纵深。”
“金人南下,无非是得到一片满目苍夷之地,于我朝而言,并无用处。”
“这些地方战损严重,短时间内没有实用价值。”
“若是重新纳入我朝辖区,就得从国库中不断拨发钱财支援。”
“实在不可!”
赵构眯起眼,脑子里正在思考着秦桧的建议。
不得不说,秦桧这番话,的确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这也是九妹为何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要让岳飞班师。
很简单,他赵构最终目的不是收复失地。
而是求和!休战!
如此这般,九妹才能够在皇帝的宝座上安稳度日。
至于民间疾苦?
谁管呢?
“卿言有理···可是朕的皇叔,当如何处置?”
有了秦桧的建议,赵构的情绪已经逐渐稳定下来,继续寻求方案。
“靖北王此举,已于造反无异。”
秦桧眸光肯定道:“可派遣一千禁军,前去缉拿!”
“岳飞断不敢公然对抗朝廷!”
“若不从,就地诛杀!”
赵构眼珠子转了转,淡淡地问了一句:“派何人去比较合适?”
“赵鼎!”
此人原是本朝宰相,秦桧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可因为赵鼎反对绍兴议和,被秦桧诬陷,于绍兴八年罢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